摘要:朗读对促进高中生英语学习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有效的英语朗读教学能促进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朗读方式,采用适当的课堂评价方式,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改变教学现状,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朗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版)》指出,高中英语的课程内容是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英语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1]朗读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语感和语言意识的获得均取决于学生是否拥有朗读能力,朗读能力关系着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将围绕“朗读”的内涵,分析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学生英语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充分发挥朗读在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英语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朗读”的含义
朗读是阅读方式的一种,是把文字转化成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学生英语学习大致要经历“听—模仿—朗读—说”的过程,因此,英语朗读能力是高中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基本技能之一。从本质上讲,朗读是一种借助书面语全方位运用语音技能的活动,k从特征上讲,朗读通过看和听的双重输入,促进人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同时进入大脑,通过语音形式和文字符号之间的有效衔接,实现语音识别和文字识别的相互转化[2]。正确、富有节奏感地朗读,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语音、语调、节奏的变化,而且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和听力,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学习。学生只有通过英语朗读,才能进一步提升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促进英语学习成绩及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朗读对促进高中生英语学习能力发展的价值分析
(一)通过口语锻炼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习语言的主旨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朗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英语外部形式和内部规律,通过朗读和背诵,学生可以了解英语短语、句式、习惯用语等,学会用朗读技巧表达思想,通过不断的朗读训练,形成一定的英语语感,同时,不断的朗读训练也能为学生创造英语交际的环境,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二)提高英语学习的综合运用能力
英语学习的综合运用能力体现在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综合素养上,朗读在其中起到了桥梁作用,学生的语音识别能力、口语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均能通过不断的朗读训练有效衔接在一起。因此,朗读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至关重要。
(三)提升课堂参与积极性
以大声朗读为切入点,充分利用课堂上各种形式的大声朗读,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室里大声朗读可以使学生受相互阅读的感染,并激发学习的热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对学生大声朗读能力的培养,加强对高中生大声朗读的指导和训练环节。
(四)提升思维品质
朗读的一个重要优势是使人们在声音和符号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大声阅读训练可以将文本的视觉图像转换为听觉图像,从而使学生能够感知文本描述的对象,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热情,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量,扩展他们的知识,增强语言意识和挖掘自身学习语言的深刻思考,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可以促使学生在扩展知识面的同时提升其思维品质。
三、高中英语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在通常的英语教学中,受应试化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师普遍缺少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有效指导。 常见的英语而阅读教学方式有几种,第一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力求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没有时间安排课堂朗读。
第二种是阅读教学只关注播放课文的录音,让学生简单地跟随阅读,并未对学生的发音,语调和语篇节奏变化提供针对性的阅读指导;第三种是英语课时间以安排词汇讲读和语法讲解为主,未进行阅读方面的指导。在这些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未养成英语朗读的习惯,只喜欢在单词背诵和语法记忆上下功夫,更缺少朗读计划和朗读技巧。
(二) 学生惧怕朗读训练
由于学生没有朗读习惯,即便是部分成绩好的同学在朗读时也因为惧怕发音不准或读错而不敢出声,至于中间成绩以下的学生,由于本身对语音和语调没有掌握,就更惧怕朗读。久而久之就对英语朗读失去了信心,也缺乏尝试的动力,用默读代替了朗读,导致朗读教学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 朗读考核缺乏评价
现行的高中英语评价考核主要形式有听力和笔试两大类,对英语朗读的考核没有评价标准,因此很多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往往注重抓学生的听力和语法练习。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应该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英语朗读考试评价机制。
四、培养高中生英语朗读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朗读的兴趣
朗读重在激趣,即让学生有兴趣读,读得更精彩、有味儿。英语教师可以在自习课堂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朗读平台,让其自主朗读。在自习课堂的自主朗读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灵活的选择权,即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什么、怎么读,既可以是必修和选修里的课文,也可以是课外的杂志、报纸、网络上节选的最新的英语文章、片段、笑话等。依照学生的兴趣选择的文章进行朗读,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阅读习惯,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采用多元化的朗读方式激活英语课堂
高中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心,因此,采取多元化的朗读教学方式可以激活高中英语课堂,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首先是学生的个体朗读,即单个学生进行朗读的方式。这种朗读的优势在于师生可以针对单个学生的发音、语速、语调等情况给予个人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或建议,促进单个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另外,单个学生朗读也是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通过自身朗读的进步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投入英语学习。其次是分角色进行朗读,即让学生模仿课文角色进行朗读。这种朗读方式的有点在于可以促进学生全员的参与,在合作朗读体验中获得朗读的快乐感,属于小组合作探究的一种方式。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扮演,可以获得不同的朗读体验和文本感悟。第三是活动式朗读,即通过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进行朗读,让学生在活动中表现自我,展现自我。活动式朗读可以带给学生一个实现自我的平台,常见的活动式朗读有演讲活动、英文朗诵活动、情境表演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式的朗读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高中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三)重视对课堂朗读的评价
教师在英语课堂上除了要重视学生的英语朗读训练外,还要经常使用指导性的评价语言,
清楚明了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以便及时解决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也能从教师的指导中储备更多朗读方面的知识。通过对朗读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悟言规律,然后在评价基础上再进一步朗读,从而正确、深入地理解朗读作品,深刻细致地感受作品,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教师要树立朗读教学的正确理念,认真分析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设计不同的朗读形式,切实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现状,并注重启发学生在朗读中思考,从丰富课堂朗读形式入手,注重对英语课堂的朗读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朗读习惯,促进高中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卢宁.英语朗读的价值分析及其教学策略[J].智库时代,2019(32):203-205.
作者简介:
徐玮(1990.5),女,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籍,大学本科学历,助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