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策略 水到渠成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6期   作者:王晓燕 袁榕
[导读] 针对目前小学生写作能力远远滞后于听、说、读其它技能这一现象

         【摘要】针对目前小学生写作能力远远滞后于听、说、读其它技能这一现象,本文分析了小学生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教材,从任务设计、读写关系、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等多方面提出了英文写作的策略,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文写作;现状及原因;提升策略

         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语言运用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中明确提出了小学阶段二级写作目标要求: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和祝福语;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写”的实践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单词和句子的抄写与听写上,而有效的、系统的写作指导与实践很少,几乎为零,因此写作能力远远滞后于听、说、读能力的发展。
         写作是情感表达的方式,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提高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改版后的《新标准英语(一起)》六上、下册每一模块都加入了写作练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结合教材内容,在小学高年级开展了写作的实践探索。
        
一、小学生英文写作现状及其原因
         开学初,在没有进行任何写作指导的情况下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了前测。从学生的作业中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语言基础差,畏难情绪大
         单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基础的知识。每一篇文章都是由一个个单词和短语组成句子,再由句子组成语篇。一部分孩子长期以来没有掌握记忆单词的方法和技巧,五年下来积累的单词量甚少,他们更加不会综合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无从下笔表达心中所想,甚至产生较大的畏难情绪。因此,对于写作类作业,每个班都有不做或者不假思索直接抄课文、应付了事的孩子。
2.母语影响深,中式英语经常见
         由于长期系统地学习语文,母语思维根深蒂固,在英文写作时学生习惯性地以母语思维行文,产生了知识的负迁移。如学生经常在文中写到这样的句子:
         I very very like it.
         Give you.  
         很明显,学生由于受母语表达的影响,直接将中文表达逐一译成英语。他们不明白汉语和英语属于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两者之间差异较大,思维方式和习惯表达上也相去甚远,很多时候都不能完全一一对应。
3.语法错误多,语感能力弱
         语言学家Wikins有句名言:没有语法只能传达很少的信息。因为词汇只是一个个孤立的组成部分,没有语法的词汇就如没有树干和树枝的树叶,只是一片零散的叶子。由于小学课堂教学中并不提倡深入剖析语法现象,而是通过语言的复现、语感去领悟某种语法现象,因此语法便成为了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一大难点。再加上部分学生课文朗读不流利,甚至很少朗读课文,语感差,因此作文中的语法错误百出,如:
         I want to a pen friend. Friend can in any country.
         除了明显的语法错误外,该生由于语言驾驭能力有限,将一个能用介词串联起来的长句变成了两个简单句。
4.逻辑关系乱,结构欠严谨
     小学中高年级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加之未接受系统的指导和训练,因此学生在英文写作时往往想到哪就写到哪,如:
         The Great Wall is in Beijing. It’s very old and long. Many people go there every year. My favourite place is the Great Wall. It is more than forty thousand li long. And it’s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old.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该文章结构不严谨,既不是总分结构,也不是分总结构,更不是总-分-总结构。句子与句子之间逻辑关系不强,上下连接不顺畅。其实我们只要稍加思考,调整句子顺序,即可成为一篇较好的文章。   

二、小学生英文写作能力提升策略
1.基于话题,合理设计
小学高年级孩子正处在英文写作的起步阶段,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合理引导、巧妙设计,避免将孩子的写作兴趣扼杀在萌芽时期。以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一起)》六上为例,本册教材共十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各自的主题,针对各模块的主题,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设计易于完成的写作任务。
(1)仿写入手,建立信心
仿写就是写作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写作的一种训练方法(王雪梅,2009)。对于英文写作才刚刚起步的小学生来说,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语言确实存在一定难度。而仿写一方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范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手法,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成就感,因此仿写不失为写作起步阶段的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在学完《新标准英语(一起)》六上Collecting stamps is my hobby. 一课后,我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句子也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一枚邮票。某学生这样写到:
This is my favourite Chinese stamp. It’s a picture of a mouse, my favourite animal in China. We can see a mouse in the picture. It has two big ears and a long tail. I love it.
这样的仿写任务较为容易,面向全体学生,人人都能写,人人都能体验到英文写作的成功。
(2)鼓励创新,提高能力
小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写作中往往有独到的见解。长时间的仿写在某种程度上将会束缚部分学生的思路,阻碍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可鼓励一部分孩子拓宽思路,创造性地思维,能课内与课外知识、新知与旧知、书本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行写作创作,提高英语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新标准英语(一起)》六下I want a hot dog, please!为对话类教学内容,学习点餐用语,实用性很强。因此,我要求一部分基础一般、中等的学生仿写,鼓励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创作。
有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就餐经历,首先优化了开头和结尾,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严谨。然后跳出课文限制,加入了自己的想法:一、要求店员向她们推荐食物;二、买两份,第二份半价;三、我们没带足钱,能否微信支付,密切联系当今生活。最后在词语和句子结构的运用上也能做到恰到好处,基本无拼写和语法错误,体现了该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强的思维能力。

(3)丰富形式,激发兴趣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写作是一件较为枯燥乏味的事情,费时又费脑。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除了要在选题上斟酌外,还得采用丰富的形式、新颖的手段。
① 创作英语小报
绘画,是大多数孩子喜欢做、愿意做的事情。每个学期针对所学课文,我会精选若干主题,要求学生进行图文创作。例如,我曾让学生以“My Favourite Place”、“My Favourite Festival”、“My Favourite Stamp”等为题制作英语小报,要求图文结合。学生们兴致很高,从他们的作品来看,精美的图画配以一定的文字,让人赏心悦目。部分学生的遣词造句已经完全超出课文限制,成为了一种创造性的写作,令人愉悦的写作。

② 善用网络手段
网络,是大人和孩子都喜欢的一种媒介。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英文写作训练应该不拘泥于传统的纸上写作模式,而应该适时善用学生们感兴趣的网络手段。例如,在六年级上册中我们学习了三封电子邮件,因此我设计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发送邮件的写作活动,要求学生向他人描述昨天或周末发生的事情。
对于一些优秀的作品,除了可以在班上的展示墙进行展示外,还可以借助时下盛行的微信订阅号,定期发表学生的优秀作品,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能够欣赏。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成功发表时,成就感油然而生,有了更强大的驱动力。

2.以读促写,相辅相成
         阅读与写作是一个整体,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要有一定的语言和知识的积累方能做到“下笔如有神”。阅读内容的广泛涉猎、词汇与句型的不断积累、语法现象与结构的无形渗透都将有助于学生自然、流畅、高效地进行写作输出。同时,写作能力的提高无疑也将促进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学生通过写作可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拓宽思维,提高语用能力,形成阅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
         那么究竟该如何读,才能有效地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呢?
(1)精读范本建框架
         精读即通过对较小的英语范本(即语料)的深入分析、理解和记忆,准确地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和使用规则,再通过演绎法对所学过的知识加以反复操练,提高熟巧程度,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精读重在精确理解词汇、语法和习惯表达。
         因此,精读只能交由学校老师、交给课堂。美国作家德尔文. G.舒伯特在Reading is Writing一文中指出,教科书所编写的阅读文章是写作素材的集散地,是语言的展示厅,是语法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载体的示范本。《新标准英语》每一册都有阅读材料,教师借助这些语料,进行词法、语法、文法剖析,引导学生学会搭建写作框架,将作者的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如,我们可以采用作者的总-分-总结构,同位语结构等等。
        
(2)泛读读物来添彩
         泛读是一种迅速、广泛地接受文学信息的读书方法。其学习理念是通过大量的英语接触,发挥人的语言习得机制的自发力量,自然习得英语语言能力。泛读重在积累词汇和习惯表达,了解英美文化。
         泛读,则回归家庭。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以兴趣为主导,制定持续的、切实可行的家庭阅读计划。外研社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为中国孩子良身打造的“丽声”英语分级阅读丛书、“书虫”系列、“大猫”英语分级读物等为孩子们提供了优质的国际英语阅读资源。在此阅读过程中,孩子们不需要查字典、不需要剖析语法、不需要回答问题、不需要检测,只需尽情享受阅读本身带来的愉悦。当孩子们爱上阅读之后,词汇量、语法水平、理解能力、写作能力都将呈正相关,丰富写作内容。
         曹文老师在《英语,阅读是金!》一书中将孩子的阅读分为五个阶段,即启蒙听读阶段、拼读朗读阶段、独立默读阶段、学术阅读阶段和专业阅读阶段。如果家庭阅读在前两个阶段做得扎实,那么小学高年级孩子写出150至200字的作文将是顺利成章的。因此,我校老师从一年级开始即向学生家长推荐合适的分级读物,积极倡导家庭阅读活动的开展,并在校本课堂上融入英文阅读教学和读书分享活动,为每一个阶段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保障。
        
3.说写结合,双管齐下
         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同是语言表达的方式,思维能力的体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这一原则充分说明儿童获得说的能力先于获得写的能力,若能利用已具备的能力作为发展新能力的基础,则可以降低学习难度。
(1)对话拓展成常态
         在常规教学中,每个单元的拓展活动笔者都会要求每组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和展示,并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模仿课文重点句型编对话;★★参照课文,结合以前所学内容编对话;★★★联系生活实际,创编对话。这样的活动持续了一年多,现在多数学生已不再停留在简单地模仿课文,而是开始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创造性的改编对话,这些对话内容便成了英语写作的素材之一。很多孩子为了让自己所在组的对话表演独具一格,往往事先查找了很多相关资料,并写成了台本。
         让我印象深刻且意外的是,在学完感恩节一课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活动,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节日,有四位上台表演的孩子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他们首先是基于课文重点句型,结合以前课本中、绘本中所学有用词汇进行改编;然后,联系过春节的实际情况,创编了风趣幽默的对话与场景,如向祖父母要压岁钱、买鞭炮、放鞭炮,彰显了较好的思维能力和语用能力。课后再让孩子们以“My Favourite Festival”为题进行写作时,他们必当信手拈来,下笔如行云流水般畅快。
(2)口语测试引重视
         课堂上的拓展对话练习虽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时间有限、学生的能力有限,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展示和老师点评的机会,从而得到全面提高。一小部分学困生更是自我放弃,毫无所谓。因此,我尝试着在每个学期末的20分口语成绩中,加入“口头作文”这一项检测内容。
         以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一起)》六上为例,根据所学内容,我将口头表达的主题定为“Famous places”、“Pen friend”、 “Animal habit”、“Frequency”、“My favourite festival”和“Collecting stamps”六类。测试时要求学生随机抽取一个话题,3至5分钟时间准备,分值10分。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他们甚至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最大潜能,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但对于成绩中等或较差的孩子来说,可谓是“难于上青天”,再加上紧张的情绪,很多孩子第一次测试时只能说出课文中与所抽取话题相关的1至2句话,更别谈文章的质量了。针对这一部分孩子,我便建议从文章的结构入手,确定是采用总-分-总,还是总-分,亦或分-总;接着提取课文中的有用句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表达。虽然这样的口语作文算不上上乘,但却也结构完整、表达通顺。更重要的是,在测试分数的压力下,家长和孩子都不能避而不视、自我放弃,简单地认为英语学习只要会读课文、会写几个单词即可,转而开始重视平时的语言积累和表达训练。有些孩子为了能够取得口语满分,多次重考。
        
4.及时点评、确保时效
         写而不阅,不如不写;阅而不评,等于白写。为了切实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老师应认真批阅每一份作品,做出细致点评,让学生对其存在的问题知其所以然。而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还应及时在课堂上着重讲解,以确保学生在印象最深的时候解决问题,避免再犯,从而得到进步。
        
三、结语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笔者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较之以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也还有很多,我们甚至可以借鉴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某些方法,如造句、续写、扩写、改写等。由于实践的时间不长、课文题材的限制等原因,很多方法还未一一尝试。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笔者认为从五年级起即可逐步着手系统的英语写作训练。相信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通过一至两年系统的训练,小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将会稳步提升,达到甚至超过大纲中的二级写作要求。

【参考文献】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 义务教育教科书. 英语(一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 【T】.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曹文. 2014. 英语,阅读是金!【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王雪梅. 2009. 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训练的尝试【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10):25-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