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上,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积淀古代文化常识和古代文学知识等人文文化,让他们慢慢养成良好的人文精神,有一定审美情趣。本文针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渗透问题展开详细阐述,让学生自觉提高自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吸取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整体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中华;传统文化;策略
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常对知识的传输和讲授较为重视,却忽视了语文学科本质内涵的重要性,忽视了在高中语文科学中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修养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语文的中华优秀文化教学现状
(一)古诗词、文言文的教学不够深刻
在高中语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目前存在着普遍的问题,学生对于古诗词、文言文的学习能力不足,对于存在于古诗词、文言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重视不足。语文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偏重于语文知识的教学,致力于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考试成绩,对于在古诗词、文言文中蕴含的“隐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缺少关注和深入挖掘,导致学生对其中存在的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少正确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文言文等知识的过程中,主要依赖工具书,无法深入鉴赏和品味文章内容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知识讲解片面,忽视了情感和创新
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常常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片面知识的讲解中,例如生字生词、成语、文言虚词、文言实词等,对于高中教材内容中的文言文教学,偏重于讲解翻译文言文的技巧。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的文言文文章,常常有着非常丰富的情感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教师教会了学生如何翻译文言文,加深了学生对于其中生字、生词等的理解,但是却是无法实现其中文化价值和真正内涵的教育,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文言文内容,缺少探索和深入理解,无法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拓展。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
(一)深入挖掘本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首先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和责任感,精心备课,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充分挖掘出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语文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强化对教材文本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例如,在人教版教材《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对刘和珍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进行了详细的回忆和描述,教师可让学生将文章中的中华优秀品质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身临其境的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素养,对文明、优秀的传统文化展开更加深入的赏析。
(二)营造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高中语文教学课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需要教师营造起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借助现代化的先进教学技术手段,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为主的语文教学课堂。通过古诗词、文言文的阅读、朗诵等方式,将学生带入到浓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中。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内容《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技术向学生展示其中的文化情境,将黄州游赤壁、长江等景象的图片、视频,诗词的朗读音频等,让学生体会古诗词语句的内涵和独特魅力,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借助中华传统的节日开展相应主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中华传统节日中的“忠勤、仁义、厚德、睿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塑造优秀的个人品质,热爱祖国,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经典国学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国学经典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内容,古代的经典名著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很多学生对于古代的名著经典了解不足,因此教师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名著经典篇章融入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使国学经典内容中蕴含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入到语文教学里。教师以经典名著的阅读作为基础出发点,让学生采用略读、精读等不同的方式,对经典名著名篇展开深入的阅读、思考和探究,深入体会其中存在的哲理和文化内涵,增加交流和互动。扩大经典国学的阅读量,也就是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思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良好的文化修养。
(四)利用课外经典活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课外很多类型的活动都可以帮助学生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举办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书法比赛、绘画比赛、传统故事大讲堂等,让学生亲自参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或者模仿电视热门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形式,进行激烈的竞赛,教师担任主持人,创新节目环节,利于趣味的比赛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当然,也可以利用我们传统的节日进行教育渗透,如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等,学生通过感受其中热烈的节日氛围,了解传统节日的背景文化以及它的传承历程,从而在与人交流中就会无形的弘扬了民族文化,增强了对国家的热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今天,要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入其中,实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语文学科的融合教学。充分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内容传统文化元素,借助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革新高中语文的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理解,加深对语文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记忆,形成良好的情感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念,传承和发扬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矫翠翠.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92.
[2]陈莉静.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8):242.
[3]王彩虹.浅谈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关系[J].知识经济,2018(10):142+146.
[4]周鸿波.以高中语文教学为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的探索[J].文教资料,2016(23):44-45.
作者信息:程立东,男(1975.5-),汉族,西藏昌都人,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
研究方向: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