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受教育水平、家庭环境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鉴于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模式,通过实施不同的教学计划,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高中语文;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模式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紧紧围绕“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划分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结合每一个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差异化教学目标、实施差异化教学,促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均可得到有效的发展。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模式的核心,其理论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1)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理论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明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教学,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以使学生达到自己最近发展区。(2)掌握学习理论。在掌握学习理论中,强调每一个学生均可在自己的能力下,有效掌握教学内容。(3)差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针对差异,合理分层。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必须要正视学生之间差异性。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明确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基础知识、学习兴趣、知识运用能力、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均比较好;B层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均比较一般,课后作业基本上能够按时完成;C层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态度消极,并且常常无法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在对学生分组完成之后,还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结合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学习态度转化等,对分层进行合理的调整,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2. 围绕学生能力,分层设置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能力,科学设置教学目标,以此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针对A、B、C层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以《蒹葭》教学为例,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层次。针对C层学生,可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对这首诗的感情基调进行把握、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针对B层学生,可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对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品味,并对诗歌的写作手法,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重点掌握,对诗歌进行翻译,能深刻体会其中的内涵和情感;针对A层学生,可在要求B层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找到韵脚字,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诗经》进行自主阅读,更好的理解我国传统文化。
3. 因材施教,教学过程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是最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是最具难度的环节,能直接体现教师的专业能力。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切实结合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4. 立足差异,分层设计作业。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知识巩固的重要途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布置教学作业时,常常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以至于部分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常常无法完成作业。鉴于此,教师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应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出具有难度梯度的作业,使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具体来说,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对C层的学生,可适当减少作业量,让学生在掌握每节课的基础知识后对知识点查漏补缺,以保证其跟上课堂进度;对于B层学生,结合考试大纲要求,主要通过课后练习有效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一部分拓展类作业,以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A层学生在完成B层作业的同时,多添加一些拓展性作业,以达到开阔视野、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5. 采用分层教学评价。
在分层教学模式下,传统的统一性教学评价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鉴于此,教师要充分借助分层教学评价的形式,结合学生的差异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实施具有差异化的教学评价。比如,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针对C层的学生来说,即便是没有完成全部教学任务,也应给予表扬,意在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不断提升其学习自信心;对B层学生,借助鼓励评价方法,在评价的过程中,明确指出学习中的不足,引导学生进行改进;对A层学生进行评价时,可直接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
三、分层教学模式实施及相关注意事项
1. 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
在实施分层教学模式之前,教师必须通过考试检测、日常教学观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分层教学。否则,就会影响分层教学模式的效果。
2. 对教学要求进行研究。
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科学的设计,准确设计出难度系数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实施的最终目的就是兼顾学生的差异性,促使每一个学生均可在自己发展区域内得到有效的发展。据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和教学评价进行分层,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许广云.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0).
[2]冉丽.以学习需要为导向的高中语文分层教学要点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