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期   作者: 刘建华
[导读] 在幼儿园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幼儿园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与环境的对话搭建桥梁。陶行知也说过:“大自然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天然教材宝库,运用天然资源开展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最真实的学习感受。”这就为乡土教育资源的利用指明了方向。乡土资源形式多样,总的来说可分为自然地理资源民风习俗与传统文化人文历史资源等。在乡镇幼儿园教育设施设备欠缺的情况下,幼儿教师可以利用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的自然资源开展教学,以改善幼儿园教育条件,让幼儿在充分亲近自然的同时感受自然的魅力。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以下作用:
         第一,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乡土资源来教学,可以丰富幼儿园教育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对于经济并不宽裕的乡镇幼儿园、乡村幼儿园来说,乡土资源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将乡土资源运用到幼儿园教育中,不但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充实,还能丰富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
         第二,以幼儿园现实环境和教学条件为背景,幼儿园可以开发适合自身教学需要的校本教材,推动园本课程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学资源开发尤其是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
         第三,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能运用到乡土资源的实践教学活动、环境创设、游戏活动开展教学,通过学习,幼儿不但会对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有更深的了解,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如在乡村田野中,有色彩斑斓的蝴蝶,也有茂密的庄稼,在幼儿手工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出课堂,来到田野,让幼儿自己动手搜集材料,运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和思考。这样不但可以使教学摆脱教材短缺的束缚,还能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教育作用,促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健康情感。
         第三、利用丰富的乡土资源开展主题活动。乡土环境中的许多事物如花、鸟、树、木、鱼、虫等,都可以成为幼儿园教育的活材料。而教师则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出不同的玩法,使幼儿在自由、宽松的个性化教育中学有所得。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创设特色、趣味课题活动,如春天里,教师可以带着从田野里摘来的树叶、花朵,开展以“美丽的春天”为主题的课题活动,让幼儿探讨以下问题:为什么到了春天树叶就会变成绿色,为什么花朵会有香味,为什么蝴蝶可以飞舞。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走出课堂,带领幼儿去观察并寻找问题的答案。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孩子的世界,需要他自己去探索、发现,这样他们得到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本着安全、适宜、全面的原则,确保探索性主题活动有序进行,又要做好幼儿指导和服务,确保幼儿通过学习能有所提高。

如某教师以稻草为主题开展幼儿教学时,不但让幼儿讨论稻草的作用,还指导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稻草搓、编、捆、扎等比赛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欢乐。
         第四、创设环境,让幼儿与乡土环境对话长期以来,许多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方面常常会步入以下误区:过分强调美观,导致环境装饰性摆设缺乏童真、童趣;形式单一,忽视幼儿的参与性;为了节约开支,教学环境一成不变,环境创设的教育性难以实现。将乡土资源运用到幼儿园教育中,用乡土资源装饰、创设幼儿园教育环境,可有效填补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方面的缺陷。因此,幼儿教师在幼儿教学中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在自然区域摆放螃蟹壳、花朵、粮食种子等用来装饰环境,为幼儿观察自然提供良好条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本土人文山水特色进行幼儿园大环境布置,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氛围。同样,教师还可以在地方民俗节日等特定时间,打造与节日内涵相符的主体活动,进行幼儿园环境设置,如在端午节用艾叶、香囊等装饰教室、走廊,让幼儿感受浓郁的节日氛围。教师还可以提供空间,选用乡土资源开展适当的种菜、摘棉、动物养殖等实践模拟训练。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使幼儿的思想素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五、带领幼儿走出课堂,感受大自然。大自然充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是可以用于教育教学的天然大课堂。教师善于将乡土资源引进课堂可以为幼儿认识自然提供便利,而将课堂设在户外,则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思维与想象的发展。鉴于此,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兴趣、教学需要与生活经验,带领幼儿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让幼儿在自然生动的环境中发展思维、放松身心。如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自然中观看植物的茎、叶、花和果实,让幼儿近距离感受植物的色彩和形状。在幼儿手工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幼儿用玉米、稻草、麦秸秆、竹子、泥巴等进行编制、设计,在运用这些熟悉的自然材料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幼儿不但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认识,还可以尽情探究。同样,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芦苇秆、树叶、废弃的锅盖、玻璃瓶等制作简单的乐器,也可以让幼儿在自然中聆听山泉、风声、鸟鸣等美妙声音。在幼儿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田野中开展跳田埂、赶小猪、踢毽子、打雪仗等活动,锻炼幼儿的坚强意志,引导幼儿在学习中感受、想象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苗芳芳.《陈鹤琴儿童游戏本:土化探索及其启示》[D].西南大学,2010.
         [2] 刘钦.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3(10).
         [3] 苏丹丹.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运用[J].学园,201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