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对于学生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其主要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引导学生展开文章的阅读,本质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展开有效对话,但因为小学生群体活泼好动、思维不集中的特点,导致阅读教学的质量并不高。本文就着重分析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学很重要的环节,可以说占据了整个教学体系的一半之多,讨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其实可以简单从“质”与“量”两点出发,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文章背后深意的理解,也要鼓励学生大量开展课外阅读,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实际只有四分之一不到。
一、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对天生的新奇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但语文的学习较为枯燥,一个字或一个词语有不同的意思,形容一种心情或一个动作的有多达十几种近义词,要正确理解这些有不小的难度,但还好的是,国语作为母语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自然而然会有一定理解,这也就是语文课程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限较高的原因,但想要让语文教学更加深入,想要让学生的成绩达到拔尖的层面,就必须让学生从文章字里行间的深意展开,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与写作情绪等,这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课程的枯燥与乏味,教师要想尽办法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有趣,才能最大程度消弭知识的枯燥性,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可度,具体能够提高学生兴趣的课堂阅读策略下文指出。
二、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育有效性
(一)师生要更好的协同交流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交流,导致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当代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的讲授知识行为应当坚决被杜绝,不仅教师自己要说,还要引导学生开口说,相互交流促进课堂的活跃气氛,学生的兴趣才会大大增强。
(二)引入情感,让学生了解字里行间深意
在过去教师对学生的讲授中,就只是单纯的教给学生课文或者某一知识点,并没有对字里行间的深意展开讨论,这和小学生群体的天性有关,也和小学语文课程对小学生的要求不高有关,但教师还是应该尽可能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铺垫,让阅读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识字朗读,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让学生明白简单的作者写作情感很有必要,而到了高年级阶段,对学生就有了更高要求,要让学生理解作者写作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当时的际遇和思想变化,可以说一篇文章的外在是文章内容,内在是文章思想,把原作者的思想介绍给学生,加入丰富的情感带动,让学生置身在历史情境中,阅读教学才会更有效果[1]。
(三)持续改进阅读教学方式
尽管是小学语文阅读,但教学方式要更加新颖,让学生乐在其中,下文有几点建议:1.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阅读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让学生在课前就先一步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在心中有一个初步的对文章的了解,阅读教学才能更好的进行下,阅读教学才会更加有效;2.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是让课堂没有约束,让同龄人之间展开沟通,相比于与教师互动,同龄人互通会更加频繁,胆子与兴趣更大,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光是学生的口语交际,还可以是互相竞争,例如在《雷雨》的学习中,让学生分组展开表演,其他人对表演打分,最终优秀的个人与小组会获得奖励,表演要求学生要将文字背后或刚或柔的气势表现出来,而不是单纯的念书;3.引导学生做好笔记: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而大脑存储量不足且容易忘记,引导学生做好笔记,把学到的知识存放在脑中与纸上两处,这样才不会遗忘,而知识困惑的时候也可以随时把笔记拿出来翻阅,“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在课文内容的呈现上,多媒体教学比单纯的文字呈现更直观更生动,课本上的内容都是历史进程中的精品,字符简洁,语句精炼,学生单纯靠文字阅读很难理解其中内涵,而且古文的写作本身就要求有意境的塑造,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时候使用多媒体教学势必能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例如,在学习课文《观潮》的时候,单靠文字根本无法体会浪潮的汹涌澎湃,而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钱塘潮的气势磅礴就会展现的淋漓尽致,学生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会情不自禁把心神放在语文阅读教学之中。
三、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2]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实际只有四分之一不到,教师应该尽可能多的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学生阅读量的丰富能塑造优秀的品格和三观,也能反馈到课堂的阅读教学中来。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选择课时的课外阅读读物推荐给学生,也可以挑选网络上和课文内容有关系的新颖的历史时事与名人点评等推送给学生,例如网络上某一班级集体朗诵诗歌《三字经》,将其推送给学生既生动又有趣,让学生在玩耍中进行了一次课外阅读。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网络文学发展迅猛,因为其轻松简单的风格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让学生的课外阅读选择面更广了,以前学生可能会选择《鲁滨逊漂流记》、《骆驼祥子》之类,现在可能会选择节奏更快更刺激的网络文学读物,针对这一点,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推荐更有阅读价值的读物。
四、结束语
讨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而言无非就是“质”与“量”的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字里行间深意展开探索,并且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长久以往,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势必能够大大增加。
参考文献
[1]吴金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82.
[2]刘焱.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