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期   作者: 马学波
[导读] 相较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高中时期的数学教学具有更大的难度

         摘要:相较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高中时期的数学教学具有更大的难度,学生大多都会力不从心,长此以往逐渐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数学成绩急剧下降。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开始思考如何有效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鉴于此,本文详细研究了有效激发高中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对相关人员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推动我国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主动性;激发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和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高中数学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技能与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难度的不断加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逐渐降低,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学困生越来越多,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与全面发展。现就对如何有效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其全面发展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尽管相较于初中生,高中生的心理与生理年龄较为成熟,各项思维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相较于死板的知识传授与习题讲解,其更喜欢具有较强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与应用生活化教学法,将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识引入到高深难懂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应用频率越来越高,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一个教师主动输出、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无法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鉴于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多媒体应用方式,学会放手,为学生提供一个方向,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探寻、创造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立体几何”第一课时,以往教师都是利用多媒体电脑呈现“让所有立体几何图形都动起来”的课件。这被教师一厢情愿地理解为学生感兴趣的几何知识点的最好的切入点的教学设计方式,虽然也改变了以往的没有情境的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也激发了学生的一些联想思维,调动了一些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与探究未知知识的好奇心,也起到一定作用来降低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对立体几何的恐惧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工作中,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去寻找相关的知识点载体,在生活中的知识点载体上去研究高中数学要解决的知识探究问题。例如,“立体几何”第一课,上课前,让每名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几何体,自己去分类,并且分成几个小组去研究几何体分类的依据。这样学生就会自己去从各个角度琢磨几何体的特征,学生能真正体会生活与几何的美妙数学关系。
           二、充分尊重学生,实施民主教学
         要想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所教的课程,教师就必须要让学生从心底敬佩、模仿教师。首先,老师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都是学生忠实的“伙伴”。这句话说起来轻松,但做起来很多老师不能把握或者说拿捏得很准,主要在对于学生做到有规必遵,有情必讲。例如,在课堂教学时,对于故意扰乱课堂教学、无故不做作业等行为的同学,教师要进行坚决处理。其次,还要做好课堂掌握下的学生主动学习性权力下放。对于在探索学习过程中犯错的同学要给予鼓励而不是批评,因为获取知识的过程本身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课堂教学中,要活泼而不乱,提问题有建设性,有思考性。

让每个学生都认为这是他们学习知识的课堂,是每个学生在知识海洋中失败、认知、吸收的过程。
         三、制定个人学习目标,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
         大多数的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原因在于他们数学学习的知识链脱节,要想有提高必须通过个人的努力有效修复“知识链”。不同的学生所缺乏的知识点不同。当寻找学生问题的时候,询问也是一门学问。比如很多老师会问:XX,你哪些地方不会? 其实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就觉得很难过,因为这是个负面问题。但若要这样好问就好多了:XX,你对哪些章节熟悉。那么他就会很自豪的讲。其次,找出问题症结后,对于补习的任务仍然是交给本班级的其他同学,制定补习目标,确立补习奖励措施。这对于老师来说减轻工作量,对施教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提高。再次,针对补习效果作总结,形式就是考试,难度不宜太大,但要有一定的区分度,让学生有成就感。真正地能让学生有积极性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
         四、鼓励学生,营造公平、和谐的课堂氛围
         高中教师对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万万不能忽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一定要带头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教师那张认可的笑脸、那真诚的赞扬,对学生有着非凡的意义,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赞扬、鼓励学生,这样会使学生产生自信,从而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领导式的老师不再盛行,学生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老师必须平等地对待学生,营造公平、和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对数课堂产生好感,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老师对学生的鼓励与赞扬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对学生采取赞扬和鼓励的教育方法,因为赞扬是提高学生主动性的“灵丹妙药”,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在课堂上赞扬学生,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五、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课程是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高考成绩的重要因素。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成为了众多高中数学教师所要思考的关键课题。因此,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数学竞赛等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的激发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任务,还需要家庭与家长的积极配合。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的激发与提升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社会各界要通力合作、共同努力,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推动我国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事业的现代化与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雅静.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J]. 中国校外教育,2017(31):76.
         [2]侯颖亮.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J]. 学周刊,2018(09):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