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下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期   作者:吴宝华
[导读] 物理是一门十分特殊的学科,它在整个高中课程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摘要:物理是一门十分特殊的学科,它在整个高中课程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物理的学习不仅能有效地让学生理解和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还能够让学生对当前的一些科学探究和研究结果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从而培养物理学科素养。基于物理学科的这些特点,当前高中教师在对物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借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对物理一些抽象的知识进行讲解和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高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策略手段
         前言: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信息的普及也逐渐发展到了教育领域之中,当前的物理老师也在逐渐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对物理课堂积极地进行创新和优化,尤其是将物理课堂教学同信息技术进行结合,可以有效地加强物理教学的多元化特征,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教学效率。本人针对如何将信息技术同高中物理教学相融合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地优化高中物理课堂环节
         在当前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之中,教师往往较为注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传授,而极大地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这就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抽象型的知识学习环境,为高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的学习和理解增加了难度。而高中物理教师将信息技术同物理教学相结合,优化整体的高中物理课堂环节,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和相应的音频、影视资源,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提升整体的课堂效率,节省不必要的板书时间,为学生的交流和讨论留出更多的空间。除此之外,一些具有扩展性的多媒体课件,还能够扩展学生在物理知识面,加强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容量,从而为学生在今后的物理学习和发展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节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在课堂一开始,首先播放一个展示牛顿第一定律在生活中体现的短片,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同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这时教师就可以针对影视资源中的生活案例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引出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和内容。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自身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还能够结合生活进行创新和发展自己的逻辑性思维,逐渐培养物理观念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创造情境教学课堂氛围
         物理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主要是针对生活中事物的规律进行研究和探索,因此,存在着许多对高中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和抽象的概念和规律。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之中,物理教师一般都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方式,来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描述和传授,但是物理教师仅靠口头的描述和讲解,很难让学生明确的理解和认知。而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将物理知识难点进行分解和讲解,就能够将这些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明了的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和巩固,形成科学思维,落实学科素养。
例如,物理教师在带领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学习的时候,就可以在课堂之中,利用多媒体影视资源,让学生观看一段跑步比赛的视频,在视频之中显示,许多具有丰富经验的运动员,在进行比赛之前会取下身上多余的物品。教师这个时候就可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视频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来思考物品中质量和运动员运动状态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相互讨论,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最终教师汇总学生的想法引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知识讲解F合=ma,并借助信息技术加强整个班级的物理学习情境建设,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更浓郁的物理学习氛围。
三、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地突破实验教学课堂局限
         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色彩,它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不断地通过实验,来加强自身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学习。但是课堂学习毕竟受到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力,往往导致很多物理教材中的实验,教师无法带领学生在课堂中完成。而教师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相结合,就可以有效地突破物理课堂中实验教学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前将自己做实验的视频进行录制,并在教学之中拿出来播放,一边播放一边进行讲解,有效地提升整体的物理课堂效率,节省不必要的时间。此外,一些具有理想化特征的物理实验,往往在现实中并没有实验条件,在学习中就会出现许许多多的专业名词,为实验提出了相应的条件,例如,光滑斜面、不计空气阻力、理想气体、匀速直线运动等等,这些极具理想化的条件,在现实的实验中,是无法进行满足的。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使用一些实验App,来对此类实验进行展示,这样不仅增强了高中物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加强了学生在整体物理实验学习中的参与感,增强实验探究能力,有利于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师将信息技术同高中物理学习相结合,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需要物理教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了解本班级的实际情况,将学习资源同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进行融合,从而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环节,这样才能加快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学习的效率和提升课堂参与度,并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熊亮.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设计——以“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为例[J].物理通报,2020(S1):82-84.
[2]吕春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9):131-132.
[3]李高伟,王磊,徐传军.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影响[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