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德育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期   作者:刘斯亚
[导读] 初中德育教学的展开,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初中德育教学的展开,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将从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德育教育展开的意义出发,来探讨德树人背景下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相关措施,以此来保障初中德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德育;教学策略

         引言:对于德育教学工作的展开而言,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进行个性内容的调整与优化。并且在进行德育教学时,也要以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为要点内容在保障学生多样性发展的同时,维护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此,就要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德育教育的展开,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与调整。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德育教育展开的意义
         在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展开过程中,要始终绕着以“立德树人”为背景进行教学活动的展开,基于教师对初中德育教育的准确认知,从道德层面的教学进行展开,并结合心理承受能力、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思想教育等德育教育内容,来实现对学生综合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并且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令德育工作可以深入到学生心中,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德育教育的切身体验,让德育教育工作的展开更加顺利。教师也可以基于同家长之间的良好交流来实现对学生综合道德素质能力的提升。同时,在初中阶段将德育教育工作渗透到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当中,能够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成长机会。为此,就要在展开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对德育工作方向的有效把控,通过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来保障初中德育教育的展开效果,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相关措施
(一)德育教学观念的创新
         在进行德育工作的展开时,教师首先应当具有一个良好的德育观念,并且可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来进行改进与创新,从而基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展开,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具备有综合素质能力,实现自身均衡发展的新型人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沿用新时代下的德育教学观念,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合理调整,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摆脱对课本知识内容的过度依赖,培养起良好的独立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1]。以某学校为了例,其为了帮助教师了解新时代背景下德育教学的内容以及观念上的变化与创新,而邀请了相关领域中的专家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基于对德育教学观念的不断革新,来形成更加优秀的德育观念,以时代的发展为核心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展开。而且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应当对自身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进行调控,对德育教学工作的展开进行创新,以提升德育工作的实际展开效果。


(二)德育教学形式的调整
         对于德育教学工作的展开而言,选取一个合理的教学形式是保障整体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为此,就要基于德育教学工作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把控,对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方式与方法进行调整。并且基于国家对德育教育工作所作出的指导,来进行学校教育工作的调整,使德育教育工作的展开更加稳定且有效。为此,需要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形式的调整时,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变为能力素质的培养,从而令学生在面对相关问题以及事物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与道德选择。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对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学生学会关爱自己与他人的同时,形成一个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以及风险意识,在面对困难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挑战与应对,帮助学生建立起竞争与合作意识。例如,某校的德育教学工作者,便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知识水平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状态进行了德育教学内容的改动,令自身在展开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符合初中学生的综合特征,并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进行教育形式的调整,以辅助教学工作的展开。
(三)德育教学在家庭中的展开
         在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过程中,家庭的作用也十分重要。为此,就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内容,使家庭可以参与到德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与学校德育工作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初中生能够在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下实现自身身心的健康成长。以辽宁省某初中为例,其为了实现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而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家访与举办交流活动等形式,通过对多种交流活动的展开,让家长与教师在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以学校为主,家长为辅的教学形式,共同展开对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实现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全方位培养。
(四)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展开
         基于德育教育工作的特性,德育教学工作应当从德育教学过程中的相关内容以及社会热点话题出发,以保障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内容丰富性,实现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展开[2]。而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重视对课外知识以及时事热点内容的引入,为学生开拓视野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例如,某学校便在建国70周年之际,于国庆节假期前期,安排学生通过与家中的老人、父母进行交流,来了解建国70年中国家发生的变化,在回到课堂后,要求学生们能够根据自身的所见所闻,以及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对国家在发展历程中的变化进行讲述,如此一来便能在活跃课堂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此外,在进行德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展开时,也要加强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做好法制宣传工作,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使学生能够了解法律、遵守法律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结论:综上所述,初中德育教学的展开,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就要展开德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结合德育教学观念的创新、形式的调整、教学在家庭中的展开以及针对性展开,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与调整,以此保障初中德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德珍.优选德育教育方法  搞好初中德育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69-70.
[2]饶远丽.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型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9(34):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