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于小学生这一群体而言,其具有着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重等特点,通过德育教育的开展,虽然能对其的思想价值、行为个性起到引导作用,但假如一味的说教,却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德育教育的实际实施时,结合小学生现阶段的特点,教师也应该借助激励策略,使得学生的参与兴趣更加浓郁,使得德育教育的实施效果得到提升。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激励策略的实施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激励策略;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实施
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下,对教育教学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传授多少知识、技能,而是真正的做到教书育人,使得德育教育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针对于小学生的特点,也可以适当的实施激励策略,来推动德育教育的开展,使得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提升。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升,更加注重的则是道德、精神层面的发展。而在小学班主任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德育教育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教师在教育当中必须要开展好的一项任务。而借助激励策略的实施,就能展现德育教育的成效,推动德育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上发展。可见,该策略的实施是具有非常大意义和价值的。
1. 采用激励对策开展德育教育时的现状
(一)实施力度
通常农村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只是单纯的想使用激励对策来确保德育教育的质量与效率。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由于未能将激励计划构建完善,导致激励对策实施的不够明显,具体体现在激励项目不足、激励对策记录缺乏合理性等等,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是由于在采用激励对策时并没有通过合理的方式完善计划,班主任在后续的德育教育工作中需要及时改进。
(二)激励方式缺乏合理性
由于素质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小学教学阶段的教学中心,班主任也随之意识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采用激励对策展开教学时所使用的方式还是较为保守,具体表现在班主任仅仅只是通过面对面教学的方式将德育教学知识传输给学生,既不在意学生学习时的感受,也不注重教学的质量。
2.激励策略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实施对策
(1)实施激励策略,关注学生差异
人从出生以来,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学生和学生在各个方面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只有注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在教育、引导的过程当中才能面向学生全体,使得每个学生在引导下都得到发展和成长。所以,在德育教育的实际开展当中,在实行激励策略时,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和学生间的差异性,做到因人而异,这样才能使得激励策略的实施效果达到最佳。
例如,对于一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表现非常好的学生,教师的激励内容就应该是让学生达到一个更好的层次上;而对于一些经常犯错、日常表现让教师非常困扰的学生,教师在激励的过程中可以先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再为学生设定基础标准、目标、要求,借助激励让学生一步一步转化、一步一步变得更好。在这样的激励模式下,激励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使得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而不能一概而论,否则的话是很难达到理想中的德育效果的。
(2)实施激励策略,提升自律意识
针对于小学生这一群体,在德育教育的开展当中,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的人格、个性进行引导、发展之外,也应该重视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在自律意识、习惯这一层面上,是教师在引导当中的重中之重。
所以,在实际引导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将激励策略和自律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全面的建设学生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等,也保障日常的管理工作得到良好的开展。
例如,在班级内部当中,对于大大小小的事务,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放权,让学生尝试着进行自主管理、民主管理等,使得学生自己承担、负责一部分事务;在这其中,为了使得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可以采取轮流制这一方式,使得学生在自我管理、轮换管理当中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对德育的内涵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这其中,教师必不可少的也应该实施一些激励策略,如定期评选出“十佳德育学生”,并为其设定一些物质奖励,使得学生在这其中产生积极性,不断的提升自律意识,使得激励策略的实施价值得到展现。
(3)实施激励策略,触动学生心灵
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的实际开展当中,要想达到既定的德育水平,就一定要注重激励策略的实施,所实施的策略应该对学生的心灵起到一个触动、陶冶的作用,使得学生真正的产生情感、思想共鸣等,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力,让学生对德育的重要性进行进一步的明确。
例如,在班级内部当中,都会定期的举行一些实践活动,在这其中,教师就可以抓住时机,不断的实施激励教育,使得激励的成效得到展现。如,在家长会当中,教师就可以借助该平台进行激励的实施,对一些表现优质的学生进行着重的称赞、表扬,使得学生真正地感知到班主任对自己的认可,使得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将激励的价值展现出来。
(4)树立学习榜样,言传身教
榜样拥有无声的力量,能带给学生正面的能量,比严厉的训诫更能影响学生的言行。班主任每天和学生相处,一言一行会无形中影响班上的学生,因此班主任首先要给学生树立起榜样作用,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以便更好地言传身教。事实上,许多受益的学生曾表示长大要当个像小学班主任那样的老师,甚至有的学生因为班主任的积极教育而受用一生,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
除了以身作则,班主任还可以激励学生学习身边的人,例如,班级里的学习标兵、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让表现优秀的学生收获认同和荣誉,品位成功的乐趣,同时促进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营造和平竞争、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
(5)正向激励为主,负向激励为辅
这里的负向激励不是传统的语言伤害或者是惩罚,而是对于某些令行禁止的行为做出的适当性惩罚,例如,学生不交作业、欺负同学、破坏公物等,对于这些行为,班主任应该拿出一个明确的否定态度,让学生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下次不能再犯。与之相对的,学生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老师也要及时发现,在公开场合给以口头表扬或者其他的嘉奖,让更多学生明白这样的行为是正确的,备受期望的,这样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会越来越懂得哪些该做,哪些不应该做。
正负向激励相结合,对于懵懂的小学生来讲,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但也有很多老师担心负向激励会给学生造成伤害,因此不敢越雷池一步。建议班主任在实施负向激励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注意言语的运用,例如,用“这次没有达到期望值,再努力让下次更好”代替“我对你太失望了”。
激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加自信心,让学生学会更好地规范自我,自觉遵守各项要求和纪律。班主任要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自己也要严格规范自己,起到相应的榜样激励作用。另外,可以通过激励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应该继续做的,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适当的激励对德育教育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有助于大幅度提高学校和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冯海菊.浅论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32
[2]赵吉香.刍议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