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社会和家庭对孩子教育问题重视程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处在衔接高中与小学阶段的初中教育。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与科学性并重的学科, 自然是重中之重。当下,很多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学生兴趣不大。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大多数教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种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以便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初中阶段作为教育的关键阶段,很多学生也处在青春期,心里和生理都会发生很大的波动,如何有效的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避免因教学枯燥导致的学生积极性下降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一系列恶性循环,成为当下一线教师的必修课。鉴于此种情况,除了学生需要转变思维和方式以外,老师的任务则是需要用心备课,积极授课,增加课堂趣味性,以一种轻松愉快,思维发散的方式去授课。下面将简要分析目前初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升教学有效性进行简要分析。
1.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1.1教学模式守旧
现阶段大多数学校对于数学教学模式都比较传统,老师会通过布置大量习题给学生,通过题海战术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纵然这种题海战术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这种方式产生抵触心理。如果老师一味地采用这种方式,而不去尝试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去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数学教学课堂便会变得索然无味,学生成绩也会有很大提升。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思维方式造成负面影响。
1.2教学素质有待提高
在初中教学阶段,数学教学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数学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且还能够科学地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事情。目前,大多数数学老师由于受自身局限性,教学目标明确性有待提高,教学方法缺少创新,以至于很难将自身能力与课堂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这就导致老师心里想的东西,无法清晰的给学生展现出来,而学生也会因为这种原因影响了自身的思考能力。
1.3忽视学生自身差距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的重要阶段,他们大都处在青春发育期,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性格和能力各有不同。目前,大多数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对每一个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而对于学生来讲他们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就会导致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有偏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注意到这一点,就很难提升学生整体数学学习质量和能力,从而偏离了教学的目的。
2.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2.1提高课堂互动率
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由于一些概念和理论比较抽象,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长此以往,如果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厌恶和抵触。基于此种情况,提高课堂互动率,增加课堂兴趣,成为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首要任务。在上课过程中,可以通过数学原理,引申出一些特殊的案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到抛物线时,可以给学生们结合一下比如跳水运动、导弹发射等相关的现象来引导学生;在讲到勾股定理时,可以借助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都采用一些有趣味性的授课方式和内容,来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上课效率,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2合理规划上课时间
对于大多数初中学生来讲,学校给每堂课安排的时间大致40-50分钟,如果让学生能在这几十分钟里全身心保持注意力集中是不太现实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有注意力分散的时候。如何合理的规划好上课时间,如何把这几十分钟有效的分割,成为考验一个教师的必修课。对于数学教学来讲亦是如此。我们不要求学生一直保持注意力集中,只需在重点时间让他们专心致志的思考问题,这样就会实现教学的事半功倍。比如45分钟的上课时间,数学老师可以将上课时间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5分钟,主要是回顾上节课所讲的内容,让学生热热身;第二部分5分钟,主要是老师通过一些历史典故或者当下发生的事情来引出本节课主要讲的知识点,这样可以提起学生的上课兴趣;第三部分25分钟,这部分时间是讲课的关键,有了前两部分的铺垫,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全神贯注听讲;第四部分10分钟,这段时间主要是老师的答疑解惑,针对本节内容,学生如果有不懂或者疑问的地方可以讨论,也可以这个时间让学生放松一下。通过合理的分解上课时间,能有效提高老师的授课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2.3合理改变授课方式
传统的授课方式就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由于授课方式单一,课堂枯燥,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低下。针对此种情况,为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数学老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不断充实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老师可以借助常用的多媒体教学工具之外,可以多花心思丰富自己的教学课件,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也可以把课堂教学布置的更加生动,多进行互动,既能提高学生积极性,也能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比如在教学多边形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并做好分类在课堂上可以与其他同学一同分享。通过这种有趣的分享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
2.4教学难点高效突破
初中数学知识中含有较多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难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重点与难点知识,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具有学习困难的部分知识,从而针对三者开展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完成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数形结合思想,能够简单化重点与难点、学生难点,还能够使抽象性知识直观化,从而有效降低重点与难点、学生难点具有的难度,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要求。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目前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课堂互动率、合理规划上课时间、合理改变授课方式三种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式,并通过一些案例来论述这些提升方式。总而言之,只要老师能够用心的去教学去丰富自己的授课内容,并以亦师亦友的方式与学生交流,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参考文献:
[1]许军平.浅谈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139-140.
[2]李玉革.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课堂的建设[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47.
[3]刘宝珍.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20,(35):69-70.
[4]王和.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J].考试周刊,2020,(36):84-85.
[5]任晶.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分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