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资队伍素质决定职业教育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支“三创”型师资队伍,是“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加强“三创”师资培养顶层设计、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优化“三创”师资队伍结构、注重“三创” 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阐述中职“三创”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三创”师资队伍;培养策略
2015年,我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指出了“互联网+”的概念,也要求各个行业都要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已经深刻影响着社会地社会各行各业,也深刻地融入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之根、民族之魂,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成为国家经济供给侧改的关键抓手。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意见》,向社会大力支持、推进创新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发展的中时代号召和方向指引。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具备有创意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三创”人才。“三创”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三创”教师队伍。
1.“互联网+”背景下中职“三创”师资队伍建设意义
1.1推动“三创”人才培养
“三创型”教师是中职学校推动“三创”人才建设发展的关键,师资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三创”教育的工作实效,也直接影响着“三创”人才培养质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中职学校“三创”教师队伍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积极应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积极提升“三创”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方能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三创”人才。
1.2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时代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一个时代的特征,“互联网+” 时代蕴含了“互联网+”人才素质与能力的新需求,特别是具有“三创”精神和能力的人才。“三创”人才的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所以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职机电类专业教师“三创”教师队伍的培养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召唤及必然趋势。
1.3促进“三创”教育发展
在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此可见,国家层面非常重视创新创业的开展,支持职业院校加强“三创”教师队伍的培养。因此,加强中职学校 “三创”教师队伍的培养,是深入推进“三创”教育的核心力量,是提高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2.“互联网+”背景下中职“三创”教师队伍培养现状
2.1对“三创”认知不足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教师对“三创”认知不足,理念错位,没有认识“互联网+”背景下“三创”教师变革的重要性,缺乏变革紧迫感和危机感。甚至有部分教师对“三创”完全不认识,没有“三创”概念,认为“三创”与自己无关,相关的实践与培训不关心不参与。
2.2缺乏有效考核机制
目前,中职学校对“三创”教师的考核和评价滞后,尚未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尚未能与“互联网+”背景下相适应,未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3结构不合理
目前中职学校“三创”型教师在数量上严重不足,专业化程度低,理论型与实践型教师结构比例不合理,具有创业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的实践型教师数量少,甚至没有。“三创”师资的匮乏已经成为中职学校“三创”教育发展的重大瓶颈。
2.4 缺乏实践经验
目前中职学校的“三创”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主要表现“理论有偏,实践有限”的综合素质低端化,教师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经验有限,综合实力不强,导致日常地教学只能按着书本“照本宣科”,无法培养优质“三创”人才。
3.“互联网+”背景下中职“三创”师资队伍培养策略
3.1加强“三创”师资培养顶层设计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在中职机电类专业教育教学中,为能够使“三创”教师队伍培养得以更好实现,首先任务就是应当树立“三创”教师队伍培养理念,加强“三创”师资培养的顶层设计。
中职学校在“三创”教师培养方面,除了要寻求当地政府政策、经济等方面的支持,还要挖掘学校内部的潜力,制定“三创”师资培养机制和培养方法,做好“三创”教师专业成长的顶层设计,完善“三创”教师培养的制度建设。一是“三创”教师的选拔、培训、考核评价、激励管理等制度,激发更多地教师加入到“三创”教师队伍,二是制定“三创”教师专业准入标准,确保“三创”教师队伍质量。
3.2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制定“三创”师资队伍的考核标准,有效激励教师的“三创”专业能力的发展。考核评价的内容应该多元化,包括教师的“三创”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核评价的手段多维化,充分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让考核手段多维化、有效化、标准化和科学化;考核评价的结果导向化,让考核的结果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做到有效促进“三创”师资队伍的成长。
3.3优化“三创”师资队伍结构
提升“三创”师资队伍的实力最重要的途径是加大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因此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要落实“三创”教师培养理念,优化“三创”师资队伍培养模式,完善“三创”教师培训机制,不断更新培训内容,有效提升“三创”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在“三创”教师队伍的培养模式中,首先要建立长期有效地培养机制;其次要加强学习交流合作,优势互补,双赢发展;三是要构建科学、有效地“三创”教师队伍评价模式,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成果进行考核评价,达到有效提升“三创”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3.4注重“三创” 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科技园、孵化基地、创业实践基地、创业项目等载体,让教师参与各类创业项目,进行企业运行管理、技术研发等,有效提升教师的“三创”实践能力。其次,鼓励教师与校外企业共同完成创业项目,参加创业项目的规划、设计、技术开发、管理等,让教师在实践过程获得成长进步。最后,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或是指导学生参加关于“三创”各类活动和竞赛,通过活动,促进“三创”实践能力提升。
4.结语
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三创”型师资队伍是实现“三创”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但是“三创”型师资队伍建设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重而道远,中职学校需转变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完善考核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等诸多方面入手,协同培养“三创”型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古翠凤,刘雅婷.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20(01):73-78.
[2]周启明.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河北职业教育,2019,
作者简介:蒙晓春,广西钦州,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项目名称:“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机电类专业“三创”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项目来源:2019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
项目编号:GXZZJG2019A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