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期   作者:尹谢民
[导读] 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来源

         摘要: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来源,能够充实思想政治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取得的效果。通过归纳总结中小学思想政治这一学科的教学中采用传统文化的现状,以及在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传统文化具有的价值,提出一些完善的措施,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运用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不断积累形成的。传统文化重视德智统一和以德统智,带着一种民族的、特殊的以及重伦理的价值取向。现如今,国家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教学方式造成的影响,教学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务必要把传统文化的教学引入到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推动中小学生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把我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的价值
         中小学的政治课作为中小学教育中一项重要的课程,对于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的发展、综合素质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学时引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对于完善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充实课程教学的内容。传统文化包括绘画、书法以及建筑这些物质文化,同时也有民族风俗、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方式这些内在的精神。尤其是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以及崇高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和正义献身精神这些内容对于充实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学具有重大的价值。其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进行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学时引入传统文化相关的因素,使课程的教学任务可以顺利的完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首要的就是对传统文化包含的爱国主义进行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情结;之后,借助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进行学习,能够使中小学生在进行社会交际时可以秉承着团结友爱这一观念。
         二、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文化的内容未能得到充分的运用。即使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课本中添加了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然而老师在进行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学时只是选取课本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内容,缺少内容的延伸性,未对课本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实施科学的分析、加工整合,尤其是依据教育对象具有的特征。在进行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学时,老师对于传统文化的内容挖掘不够深入,只是为了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对于传统文化具有的教育价值并未进行深一步的了解,导致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存有的认知和情感难以深入。其次,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传统文化具有的多种形式,内涵也较为丰富,这就需要老师利用多样化的方式做好讲述与呈现,进而让学生有更加全面的了解。然而,事实上,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如今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的教学要求。传统文化引入教学应该和当代的教学方式相互结合,更加生动形象的呈现传统文化具有的思想魅力,这样来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提升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学效果与质量。

采用当代的教学方式能够在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体现传统文化的闪光点,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具有的直观感受,使得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表达的情感进行升华,进而形成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以及自豪感。最后,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在进行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学时大部分老师还是运用之前的讲述法。针对包含的传统文化内容也是如此,通常是在口头上运用阐述的方法来进行传统文化的讲解。然而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思想较为深刻、形式较为丰富,只是讲述法的教学方式很难讲解清楚。在进行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的教学时应该借助 比较法、呈现法以及探究法这些方法,将老师的教作为基础,来展开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学。
         二、传统文化引入到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学的措施
         首先,加强老师在传统文化方面素养。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老师需要将传统文化引入到思想政治的教育中,做课堂教学中的忠实践行者与关键纽带,应该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增强自身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自主的去挖掘传统文化包含的德育元素与叫教育内容,在进行教学时应该重视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关注学生自身文化素养的培育。借助相关的教学活动完成对于学生知识的丰富,更好的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操。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需要老师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消化理解的。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老师应该借助增强自身的素质来强化对于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进而增强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取得的实际效果。其次,进一步挖掘课本中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老师应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应用能力。应该自主的思考利用建筑、书法、绘画以及习俗和节日这些传统文化的内容,进一步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激起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可感和自豪感,时刻关注学生自身知识的增多,同时为增强中小学生自身人文素养做出努力。最后,创建传统文化的学习气氛。良好的学习气氛对于提升学习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老师应该利用好中小学所具备的所有资源,利用任何可以宣传的工具,把传统文化引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传播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创设和谐的传统文化氛围提升老师和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借助各种各样的活动,落实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具有的德育功能,做到文化育人与环境育人的双重效果。
         结束语:传统文化的教育在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如今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老师应该给予传统文化教育足够的重视,举办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做到切实的增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推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菊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研究[D].湖北大学,2015.
         [2]董薇.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4(07):204-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