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识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期   作者:王洪庆
[导读] 随着初中阶段地理教学的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初中地理教学中必须要加强有效的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初中阶段地理教学的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初中地理教学中必须要加强有效的课堂教学,除此之外还要提高学生们对于书中图形的理解认识能力,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因此本文就将以如何提高初中阶段孩子的地图阅读能力为基础,来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经验与见解,以期给各位一线初中地理教师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带来一定的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初中阶段;地理教学;识图能力;策略
         前言: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图一直作为初中地理学科地理知识图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填图读图识图析图能力一直是一线地理教师的不断努力方向,它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的学生建立相应的地理知识框架。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注重地图运用,提高学生的识图意识与兴趣
         地理课中离不开地图,地图在地理中的地位可是无法替代的。在地图上下功夫就是抓住了地理学习的关键,也就离成功不远了。结合现有的教材:课本、助学、地图册、填图册,进行识图,填图,析图,识图的目的:让学生对所学的地理事物有了整体的了解,记住它们的大体位置,并注意名称的写法。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要给学生们正确的读图方法和正确的读图习惯。启发学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有一个识图的意识。
例如我们在学习海陆变迁的图时,就可以为了提高同学们识图的兴趣,做一个动画,来对教材给出来的海陆变迁图进行一定的处理,将这些较难理解的海陆变迁图变成一个有趣的动态的图,方便同学理解也提升同学们识兴趣。也可以让他们找到海陆变迁的联系与区别。再如我们在学习中国相邻近的国家与地区时就可以,通过我国的地形图和山川河流的一个走向和延续来过渡到对我国邻近国家的一个学习和认识中。也可以以整个亚洲为整体来做为一个整体视角,去观察它的地形图在。去逐渐了解各个国家,去逐步细化,通过这样一个有序的顺序和视角去识图,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去提升自己的识图能力。
二、加强识图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识图技巧
         我们也要加强对学生识图学习方法的一个指导,告诉他一些有效的识图记图的方法,引导他们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拆分成单元,加深对鲜明特征的记忆,以此方法来识图记图,内容不局限于国家,或者说政区图。把世界地图拆开来其实很多地方都很有特色。大到最容易的大洲,小到岛屿的形状。大洲的形状除了非洲和南美洲有少许相似之外都比较好认不在话下。我们也可以帮助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建立对于地图的认识与记忆。一般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喜欢把视角放在政区图,但是实际上可以多个维度放眼于地形单位,山脉,河流,海洋,铁路,国家,城市,气候区甚至板块洋流等等。比如通过半岛岛屿等角度来记忆欧洲,因为这是从轮廓上记忆,是最浅显的。但是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从山脉,河流,海洋的角度来认识记忆。

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人文事物的把握可以从人文的角度上理解,准确性虽有限,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趣味性强,是识图的一个重要方法。
比如,帮助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建立对于地图的认识与记忆。初中时就要为之后的高中学习奠定基础。根据山的角度来认识记忆,欧洲的比利牛斯山,巴尔干千山是什么样的走向,在什么位置,周围又有什么地理事物。河流的话,泰晤士河,塞纳河,波河,他们的走向,流域,流经国家又如何。根据山的角度来记忆,北海,地中海,它们又是什么形状和位置,沿岸又是什么国家。对于地图的良好把握绝对应当是立体的而不是一个维度上的记忆。引导学生人文事物的把握可以从人文的角度上理解,比如,京九线是为了支援革命老区这些地方建的,从更加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城市的选址都是精挑细选,较为合理的。巴黎在巴黎盆地,拉萨在河谷,北京在燕山南麓都是适宜城市发展的,这样把利于城市的地理要素一分析,城市的位置和地理事物的联系就强了起来,那国家也是如此,交通线更是如此了。要求一线地理教师要加强识图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识图技巧。
三、关注学生识图情况活化教学,助力学生识图能力养成
         我们还需要实际的了解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识图情况。来活化和丰富自己的地图教学,助力于学生识图能力的养成。例如初中学生学生对于地理位置图的认识与记忆,总是相对的而不全面的,知道法国在德国的西面,再问他们那和南非比呢,就不清楚了,将一个大洲或者国家拆成零散的单位来记忆,的确对于相对位置的掌握是迅速的,但是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这时候一定要学生注重对于经纬网的把握。引导学生,注重经纬网,可能这个比较抽象也比较枯燥,但是很有用处。但是单纯地把经纬度和国家或者地理事物对住,记忆效率很低。但是其实只要把握比较关键的几个点就可以了,一定是经纬线和重要地理事物的叠加。
         七年级下册有对欧洲的学习,还是拿欧洲为例,最鲜明的一条,可能是0度经线了,穿过了不列颠岛,这个要重点关注,接着利用拆分成单元,对鲜明特征的记忆和多个维度建立对于地图的记忆建立的对于相对位置的概念,法国是在英国偏东,那就是东经几度,西班牙在英国偏西,那就是西经几度。纬线也是如此。一个大的区域,一条经线当然也是不够的,应为其中经度距离不好把握,两到三条是必要的。其中在参杂一些细节来校正。比如,对于中国来说的话,我记住了105度穿过四川盆地中部,110度大概过巫山,中间记不太清楚,我又记住武汉大概是114度作为校正,这样东西概念就比较清楚了,南北也类似。不过这里也要注意,要掌握一个地区有哪条经线哪条纬线传过,也要掌握一条经线大概穿过那些地方,这对建立学生的地理概念是很有好处的。还有,像赤道,南北回归线,极圈的把握是十分要紧的。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识图情况,活化教学助力学生识图能力的养成。
结语:综上所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图像与地理图形中包含着大量的地理知识与数据信息能够直观的反应地理学科中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与信息。对于学生地理学习非常重要,要求广大一线地理教师,善于思考勤于发现多多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助力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良好提升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恢询,刘金星.新课改下初中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05):195-196.
[2]魏丽.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J].中国新通信,2019,21(07):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