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美与快乐”式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期   作者:刘杰
[导读] 儿童音乐教育,可称之为一门教育艺术

         摘要:儿童音乐教育,可称之为一门教育艺术。良好的儿童音乐教育,有助于小朋友们智力开发、个性张扬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当前,中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更好让小朋友体会到快乐,成为儿童教育中面临的一个课题。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探讨了"审美与快乐"式的儿童音乐教育。
         关键词:审美;快乐;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儿童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儿童教育中需要更多地投入情感,按照儿童教育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在教学中创新教学的模式,并灵活运用,让儿童从音乐教育中感受到美与陕乐。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和理论知识,在下文中具体探讨了如果进行小学音乐教育。
1.将音乐教学与故事结合,做好课前导入
         教学小学生对于故事有着较大的兴趣,利用故事来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引入,可以使小学生的注意力得到快速集中。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对音乐学习内容进行引入,使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明确,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课堂中来。另外,对于教师来讲,音乐是一个很好的课堂过渡,让学生将关注点放在音乐上,促进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比如在讲解《玩具兵进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玩具总动员的故事,让学生对玩具进行联想,之后为学生呈现本节课所要讲解的音乐内容,促进学生自然过渡,将注意力放在音乐曲目上。故事与音乐的结合,让学生的音乐学习之旅更加愉快。
2.将音乐教学与游戏结合,让授课过程充满乐趣
         要使小学生快乐起来,最有效的莫过于游戏了。对于小学生来讲,做游戏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他们对于游戏没有任何的抵抗力。无论在什么时候,小孩子们都向往游戏,更希望成为游戏中的胜者。将游戏与小学音乐教学进行结合,会使小学音乐课堂更加欢乐。合理的游戏融入,会使小学生的智力在音乐课堂上得到开发,也会加强师生互动的力度,使师生间的距离缩小。在进行游戏时,教师需要考虑游戏的丰富性与简单化,促使学生参与进来。比如在讲解《跳绳》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跳绳演示,之后为学生们播放音乐作品,对音乐作品进行学习与欣赏。之后,让学生以此音乐作品为背景进行跳绳比赛。学生会因为跳绳比赛而倍感开心,在学生具有快乐情绪的时候,音乐旋律一直陪伴着他们。当他们再次听到同样的旋律,会想到快乐的课堂经验,有利于小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的积极转换。
3.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结合,让课堂富有现代化气息
         在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有许多现代化教育技术被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同样需要小学音乐的现代化。

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关注多媒体对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积极意义,会使课堂教学质量更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因为科技手段的融入而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更加生动的场景以及更加活跃的氛围。多媒体可以对音乐与图片、文字等进行结合,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享有感官饕餮之宴。比如在讲解《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与准备合理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对国旗进行新的认识。教师可以从国旗的设计理念出发,对国旗进行分解,引导小学生发现国旗每一部分存在的意义。为学生播放国旗设计的相关历史视频资料,让学生对相关学者产生敬佩之情,再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现代化教学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关注度,促进学生音乐学习心情的愉快。
4.将音乐教学与兴趣结合,让学生活跃起来
         兴趣,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人手,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学习,会使音乐课堂的快乐程度大幅度提高。音乐学科,是一门艺术类学科,教师音乐与学生的兴趣进行结合,会给学生的音乐学习带来更多的惊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不同需求,组织多种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文艺会演活动。这些会演活动可以在班级内举行,也可以利用重大节日在学校范围内开展。教师要鼓励那些爱唱歌的学生表现自己,在大家面前演唱;鼓励那些喜欢跳舞的学生,给大家带来优美的舞蹈。
5.将音乐教学与动手活动结合,让学生能够独立学习音乐
         音乐学科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有着推动作用。音乐,不仅让学生听歌曲、学歌曲、唱歌曲,更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体会到音乐学习的快乐。教师要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发现自己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制作一些音乐学习的用具,让学生具有独立学习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制作一些乐器,特别是打击乐器。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无用的塑料瓶或者金属类的盆子,准备好裁剪工具,在课堂中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制作鼓,引导学生发现打击乐器的形态美与科学美,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当学生在音乐课中动手制作出成功的作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明显提高,音乐学习的快感也会提升。
6.结语
         综上所述,愉快化的小学音乐教学,可以吸引小学生更多的注意力,让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专注。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愉快性,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做起。笔者针对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对愉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愉快教学法可以成为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促进小学音乐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与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孙立.“审美与快乐”式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研究[J].黄河之声,2019(1).
[2]罗庆梅.小学音乐课教学中的快乐律动方式探索[J].新课程,2019(4):70-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