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学生的心理及生理方面逐渐成熟,在此阶段,高中生的思想方面会因为社会现象、周围环境等产生较大的波动,对日后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议题式教学以开放性的方式突破了教材、传统教学手段等因素的束缚,紧密的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合理的设置及引入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及思考的兴趣,有利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
引言
议题式教学的出现,为思想政治教学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改变了授课局限于书本,课堂以教师为主的滞后局面,通过有效的互动讨论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探究,让所有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然而,核心素养视域下,受传统教学观念及方式的影响,议题式教学的开展依然面临着诸多阻碍,这一局面的改善要从问题及对策两方面来探究。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开展议题式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度低
其一是学生缺乏学习力,学习力包括学习的动力、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较高的效率以及活跃的思维和创造能力,但是学生长期处于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学习力受到压制,在议题式教学中力不从心。其二是议题不恰当,议题是整堂课的灵魂所在,如果议题脱离现实生活,或远远超过学生的认知范围,那么议题就缺乏吸引力,没有实际价值,学生也自然不会有参与的兴趣。
(二)教师能力不足
议题式教学是一种符合高中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教学模式,虽然高中思政教师积极的开展议题式教学,但是多数教师的议题式教学能力不足,对议题式教学的了解不够深入,教学质量不高。比如,教师在设置议题的时候需要层次分明,主议题和子议题间要有逻辑性,而且要充分考虑议题的背景,结合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生活实践来考虑。但是,部分思政教师选择的议题要么超过学生认知范畴,要么脱离生活,要么逻辑混乱、毫无价值,要么主题不明确,顺序混乱。
(三)评价量表效度低
目前使用的议题式教学评价量表来自于三个方面,其一是对课堂活动的综合评价,其二是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三是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自我评价。从学生角度考虑,他们的认同意识、理论素养还有待提升,对教师的评价不够客观,受专业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对教师的喜爱程度等影响[1]。同时,学生在自我评价方面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评价结果和自己的真实水平有一定差异。此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比较片面,仅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而且教师的教学任务重,某些教师对评价量表的使用并不重视。对教师的评价中,学校也常以班级成绩的排名来作为评价标准,缺乏全面性考虑,这些都影响的评价量表的效度。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优化议题式教学的策略
(一)充分准备,为议题式教学奠定基础
议题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得到了释放,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重重限制,但是需要充分准备,以保障议题式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在开展议题式教学前要全面了解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运用价值、应用方法等,根据教材授课要求、课时安排、内容进度等制定教学计划。其次,教师需要调整好课堂的氛围,既不能太过安静,也不能过于喧哗,应当以所有同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为基础合理的控制氛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步适应议题式教学的要求[2]。再次,议题式教学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设置,如果有的内容没有必要开展议题式教学,就可以换别的方式。对于可以采取议题式教学的内容,要确定合理的议题方向,以更好的引导学生思考,深刻领会知识点。最后,教师还需要准备议题式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比如是翻转课堂还是小组合作,然后设计好流程。
(二)科学把握议题要求
议题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议题”的设计,因此科学的把握议题要求是关键。首先,议题要合理。一方面议题要根据教材内容来选择,再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知识水平,确定主题及难易度。一方面议题要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应用思政观念来理解生活,从生活中挖掘思政理论。满足这两点,议题就具备了实用性,思政课的开展才能发挥其育人价值。其次,议题式教学的流程要合理。一般从三个阶段来开展,第一个阶段为议题传达,高中思政教材是由单元构成的,每个单元下又分为多个主题,这些主题相互关联,承上启下,构成一个整体。议题传达需要注意主题的连贯性以及与教材内容的渗透,让学生看到议题后就可以快速的判断与哪些知识点相关。第二个阶段是对议题的思考,是学生初见议题时的思路,此时需要依赖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自身的觉悟。第三个阶段是议题的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相互交流意见,开拓思路,然后对议题结果进行总结。
(三)合理引入议题
议题的合理引入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探索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引入方法:其一是“新闻播报”式引入,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比如2020年的新冠疫情期间社会各界开展了哪些思想政治活动,可以搜索网络或者电视上的新闻来组织材料,利用课前的五分钟与学生们分享。其二是典型案例式引入,采取社会上的典型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认知。比如,为促使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全面理解,教师可以从《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等电视节目中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部分节目在课堂中播放,比如电信诈骗案例等,并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和讨论,比如“生活中如何防范电信诈骗?”。其三是作业式引入,由教师适当的布置作业,既能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堂讲解的知识,又能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3]。比如教师可以结合2019年崛起的电商行业来布置作业,“电商行业的优势在哪里?”“电商的商品有保障吗”等,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加强学生对经济生活形式的认识。
三、结束语
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在迷茫的成长时期树立正确三观,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提升其核心素养。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议题式教学的开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教学效果,对此,思政课教师需要充分了解议题式教学的内涵,重视课前准备工作,科学把握议题要求,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入议题,以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余广文. 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实践探索[J]. 新课程研究, 2019(21).
[2]陈梅芳. 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初探[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9(8):0003-0003.
[3]吴益俊.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策略研究[J]. 魅力中国, 20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