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体参与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期   作者:英语组 李丹阳
[导读] 阅读本身是一种复杂的、需要主动思维一的心理过程

         摘要 阅读本身是一种复杂的、需要主动思维一的心理过程。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所占比重大,难度强,学生无法提起兴趣,这更需要改变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的方法,构建新的体系,有效促进师生终身发展能力。主体参与阅读教学,涉及到教学的内容,课堂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甚至包括学校管理,教学活动展开,教学评价的建立等方方面面
         关键词 主体 核心素养 高中 阅读教学
        
         英语学科传统课堂教学是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客体上,学生有受动性和依赖性。从而教学便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性。课程改革要变学生为主体,提出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地、有个性地去学习。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倡导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的能力的培养。阅读本身是一种复杂的、需要主动思维一的心理过程。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所占比重大,难度强,学生无法提起兴趣,这更需要改变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的方法,构建新的体系,有效促进师生终身发展能力。主体参与阅读教学,涉及到教学的内容,课堂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甚至包括学校管理,教学活动展开,教学评价的建立等方方面面。
         我们所谈的主体参与指两方面:一是阅读主体全心全方位参与,另一是教师督导指引让学生参与到英语阅读教学中来。目前,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差强人意,特别是农村校的学生。因为缺少大环境的影响,缺乏高阶面的英语映射,甚至不能适合全英课堂的教学模式,整体的英语水平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尤其在英语阅读方面,因为基础知识限制,缺少对阅读文本学习最基本的态度和耐心。我们都知道,英语阅读在高考中所占的重要性。英语阅读贯穿整个英语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最终决胜的关键。因此,让学生主动主体参与到英语阅读至关重要。
         1、阅读目标明确,强化主体意识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提供大纲中规定的阅读目标。定目标,做计划,分步走,守节奏。让学生有章可循,少走弯路。既要跳出舒适圈挑战自己的阅读能力,又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切合学生个体实际情况,制定近、远期的阅读目标。
         2、养阅读好习惯,营造主体参与感
         在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及时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尤为重要。这时教师要在课前花大精力备课,精挑细择为学生把好第一关,在课上花大力气讲解,为学生消除迷茫感。因此,优化学生的阅读习惯,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及时授之以阅读方法,包括如何快速择记,选择性复读或跳读的技巧等给与指导。让学生尽可能快的形成阅读习惯。

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配内容让组员分读或共读,做笔记查生词,摘抄习惯用语,经典句型,最后讨论形成书面思维导图。也可以统一布置内容让学生自己设问作答等等。可让学生互评,小组互评。另外清官可以安排学生限时阅读,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限时阅读的能力。尽可能让全员参与,营造学生主体参与感。
         3、分层次布任务,开发潜学生潜能
         各地生源不同,同一学校同一班级学生水平都是好坏不一的。因此分层教学,特别是在阅读任务的布置上,在选材上或问题设置上给与一定的区分十分必要。这么做一方面避免了优等生阅读后没质感,另一方面也能减少后进生破罐子破摔 的无助感。阅读材料的选择可以选择段落式区分,把简单的段落布置给后进生,把相对复杂的段落分配给优等生。教师也可以选择在问题上进行难度的区分。总之要让学生在阅读的临界点徘徊,即不要让学生因为阅读内容太难而直接放弃,又不要太过简单从而失去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基本训练。
         4、基于核心素养,拓宽阅读时空
         基于形成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和叁与感上,将学生的知识面加以拓宽,将英语阅读延伸到课堂之外。现代的教学内容丰富,资源不断更新,新闻媒介包括自媒体给教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教育资源共享。教师和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了更大的选择性和自由度。但是在选材上,教师依旧要充当好“筛选官”,当好“推荐官”,为学生选择有效的,有价值的读物、网站、自媒体宣传媒介,紧跟时事,抓紧大事要事,读外阅读越多,需要和积累的词汇就越多。久之,对单词和词组越来越熟悉,英语阅读速度和能力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和强化。在接触了更宽广更新鲜的事物的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提高了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这便形成了
良好的循环。
         新高考下的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最高环节是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意识是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上的突破。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扩展文化视野,丰富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逐步拓宽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英语能力便可以做为文化载体,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文化,感受各国的风土人情、风貌特征,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
         教育是神圣的事业,教育过程本身就是探索发现与创造的过程。高中的英语教学,特别是贯穿始终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能过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辅攻助推相结合,不断的强化阅读参与感,深化自我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依托自身各校各生情况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思路、方法,才能“双剑合璧”,无往不胜!


参考文献
[1]丁洪生.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5(17):108-108.
[2]郭永芳,《读写算》[N];
[3]屈婷娟,《中学教师辅导,教学教育》[J];
[4]《中国校外教育理论》J2007年第10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