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初中阶段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如不有效解决,会严重影响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而厌学情绪的产生与家庭教养方式存在着紧密联系。本文主要从道德与法治课程出发,探究中学生厌学与家庭教养的关系,并提出有效矫正厌学情绪的策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厌学情绪;家庭教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对初中生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身观的形成有着深刻影响。基于道德与法治课堂观察来看,学生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良学习习惯等问题,而这些与家庭教养有着直接关系。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矫正学生厌学情绪需从家庭入手,通过改善家庭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一、家庭教育对中学厌学情绪形成的影响
(一)家庭成员关系不和谐
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是学生踏实学习的基本保障。但是部分学生的家庭关系并不理想,有些家长以工作为重,对孩子的学习过程漠不关心,只关心学习结果,导致学生认为学习要的只是一个分数。还有部分家庭情况较为特殊,如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家庭,这部分家庭的学生与家长相处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单亲家庭中,孩子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会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内向,遇到事情不愿与家长沟通,长此以往,学生内心孤独感不断增强,厌恶与人交往,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再如留守儿童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年龄的差距,思想的不同,使得两者在沟通、相处中经常出现摩擦,加之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情绪容易冲动,内心叛逆,当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时,家庭的和谐会加重厌学情绪。总之,家庭的不和谐、不稳定使得学生缺乏安全感,其会寻求别的方式来满足情感需求如沉迷网络、早恋等,导致学业出现问题,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
(二)家长教育方法不科学
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助推剂。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发展,初中生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人格。这一阶段的学生虽然尚不成熟,但是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着自己的想法,教育方法不当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以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学习来说,很多家长对此课程的认识片面,认为这是一门副科且十分简单。但学生成绩不理想时,家长便只顾责怪,批评孩子连这么简单一科都学不好,没有耐心帮孩子分析考试不理想的原因。还有些家长以自己为中心,认为自己的选择永远是对的,将孩子的时间安排的十分满,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学生根本没有娱乐、放松的时间,使得学生内心感到压抑、这样过于严苛的教育方式,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习自信心。此外,还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抗压能力弱,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便放弃。
可见,学生的厌学情绪家长的教育方法有直接关系。
二、中学生道德法治课厌学情绪矫正策略
(一)引导家长平等沟通,构建和谐家庭环境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德育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与学习,还有深入学生家庭,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对家长进行教育指导,为学生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与家长建立稳定的联系,定期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出现的问题,而对家长的教育指导就渗透在平时的沟通中。例如,九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学习压力大,这时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要强调平等沟通的重要性,告知家长应注意照顾学生的情绪,发现孩子有心事,要通过谈话、家庭会议等方式引导孩子说出来。心与心的沟通是建立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当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父母不能用家长的权威来说话,而是严慈相济,尊重成长规律,帮助孩子寻求方法解决问题。此外,平等和谐的沟通需要家长正确评估学生,制定合理的期望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失败,都会犯错,初中阶段的学生内心敏感,渴望关心与认可,所以,家长在沟通中还需多鼓励、肯定学生的付出,表现出对学生的信任,这样才能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改善家长教育方法,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如今,很多家庭的是独生子女,家长不仅对孩子寄予厚望,还视作珍宝,百般疼爱,这就导致学生对父母依赖心理强,性格冷漠,孤僻。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的孩子则因缺乏父母陪伴,教育方法不正确则容易出现自卑、叛逆等问题。对此,家长必须改变教育方法,在日常教育中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正确处理成长过程中出现过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从这里出发》这一课时,笔者组织了家长进课堂活动,让家长与学生一同回望成长历程,彼此展开心扉,说一说对过去的想法。活动中,很多学生对家长说出了压在心底的话,如“希望父母不要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决定事情”“希望少报一些补习班,多一些和父母相处的时间”等等。而父母在活动中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法,认识到教育方法存在的不足。同时,笔者还设置了家长经验交流环节,为家长提供充足的学习讨论时间,彼此学习优秀的教育经验。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家长的成长过程,家长端正了教育态度,用对了教育方法,学生自然会端正学习态度,从而避免厌学情绪的产生。
综上所述,厌学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道德与法治课能够传授知识,又具有德育教育作用,对于解决厌学问题有着积极作用。教师应积极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价值,不断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与水平,为矫正初中生厌学情绪提供一些有益帮助。
参考文献:
[1]马江萍.关于中学生厌学的调查与分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2):74-74.
[2]位涛.中小学生厌学情绪原因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9):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