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水墨画》第二课时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6期   作者:寇永勋
[导读] 《童年的水墨画》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

         [教材依据]
         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童年的水墨画》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本单元人文主题是“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 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童年的水墨画》是本单元首篇课文,她以诗歌的形式,呈现了乡村儿童多姿多彩,自由自在生活场景,展现了乡村景色的优美,体现了乡村儿童的童真、童趣。诗歌语言凝练、优美。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
         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是三年级上册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的升级,本课难懂的句子较多,可在“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的基础上,教给学生理解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按照方法理解。
         2.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教会学生“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诗句。
         (3)引导学生说出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的图画。
         (4)指导学生背诵《溪边》。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说出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的图画。
         (2)教学难点是教会学生“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诗句。
二、课前准备
1.播放歌曲《童年》。
2.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谁能告诉大家?《童年》,从乐曲中我们感受到什么?(欢快)是呀,童年是欢快的、难忘的,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童年的水墨画》这篇课文,体会作者不一样的情感。请大家一块跟老师写课题。
2.水墨画 (师生一起写)
(1)哪个字难写,(说说墨的笔顺,写时注意什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说一说。
(2)看到了画我们会想到什么?(词语  看到过的画、   诗句等)再思考,我们会把它和什么连在一起。(美)
(3)什么是水墨画?(学生说自己的理解。再看PPT解释。)
3.课文明明是三首小诗,和水墨画有什么关系呢?值得我们思考。
(二)本节课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
         3.能说出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的图画。
         4.背诵《溪边》。
(师:强调要学习要带着目标去读课文,去思考。)
(三)新课学习
1.默读课文,思考三首小诗分别写了什么?(溪边垂钓   江上戏耍  林中采蘑菇)(师   板书)
2.学习《溪边》
(1)(出示PPT)边读边思,我们通过诗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看到:   垂柳   山溪   人影  钓杆     红蜻蜓 
听到:   扑腾出水声    蹦跳声     儿童的笑声
体会:   景色优美   垂钓的快乐 
(2)难句理解。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被字句,把字句练习)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
(3)小结:难句理解  联系生活,想象画面,理解。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4)带着欣赏陶醉,带着快乐我们一起读诗句。说说课文标题和小诗的关系。
(5)背诵小诗。总结方法。(边想边背,抓住关键词语背诵。)
3.学生根据学习单完成《江中》《林中》学习。


         江   上
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什么?   
难理解的词、句。   
                                    林   中
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什么?   
难理解的词、句。   
4.学习汇报。
(1)展示学习单。(投影打出)
       (2)有感情的朗读两首小诗。(读准停顿,读出情感。)
5.结合课文说说课题的含义。
     作者截取童年生活的几个美好有趣的场景,写出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快乐。那样的场景就是一幅幅美丽的中国画,深深地印在作者的心里。
(四)链接  作者的这组小诗一共六首,课文只选了三首,还有三首。
                                    街   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马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慢慢翻动,
嘴角旁牵动着一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花   前
                   目光一次次从花上移到纸上。
心里早画下花儿的模样。
一支蜡笔在纸上轻轻滑动,
一朵鲜花在纸上慢慢开放;
 一只蜜蜂绕着画纸飞了一圈,
它好像已闻到花儿的清香。
        树   下
黄桷树撑开一柄翠绿的伞,
一群白鸽在浓荫中飞翔。
阳光从叶缝间悄悄地看,
千百只眼睛织成一张光的网。
仿佛老树也变得年轻了。
一次次鼓着绿色的手掌。
1.师生一起诵读。
2.说说这三首诗作者分别写了什么?(街头读《水浒》,花前绘画,树下游戏)
3.说说作者的童年,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五)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情况。
1.回顾学习目标。
2.思考自己学到了什么?
四、作业布置
1.巩固背诵《溪边》。
2. 熟读其余五首小诗。
3. 回顾自己的生活,选取有趣的场景,仿照课文写几句话。注意使用修辞手法。
附:
板书设计
                  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垂钓)画
                           江上(戏耍)画                    
                           林中(采蘑菇)画
         难句理解: 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