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藏,是国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过程当中能够培养人们的整体素质和对文学、美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当前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相联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养,对大学素质教育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就汉语言文学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意义以及利用汉语言文学教育对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具体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1、前言: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瑰宝,它不仅能够提升人的整体全面素质,而且在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过程当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将汉语言文学引入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当中,对大学生来说意义深远。本文就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以及如何将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展开具体论述,希望能够为我国汉语言文学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展开,提出有效的建议。
2、汉语言文学教育在大学生人文教育中的意义
2.1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当中优良品德的学习,有利于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的素质产生影响,同时当前的许多企业单位在用人过程当中很注重员工的素质,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升有利于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之后整体的发展。除此之外对汉语言文学学习能够使大学生拓展文学素养,而且能拓展自己的学习视野,不断提升自身思维能力。
2.2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素质
汉语言文学包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祖国的热爱,同时在学习当中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够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起到提升的作用,在汉语言文学学习过程当中对古诗文的理解以及对古诗文含义的总结和归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笔功底。写作功力的提高,为将来大学生就业之后提供了更有效的综合素质水平特征[1]。
2.3有利于大学生提升对生活的兴趣
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方面得到提升,在综合素质方面有更深的造诣,而且在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过程当中能够提升大学生对于生活的兴趣,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过程当中,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体会到传统古代文人志士对生活的描写、对各种季节的赞叹以及家国情怀在诗文的体现,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一些自然景观诗文的阅读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自然的热爱。促进学生积极向上情绪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于生活的热情以及对新事物的热情,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2]。
2.4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人格
在人生生涯当中,对于人格的塑造不仅需要父母的教育,而且需要老师、学校的教育。在大学生步入大学之后,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是大学生已经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自己的辨别分析能力,但是大学生还处于学习阶段,对于一些事情了解并不特别深刻。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做一个有素质的公民。
同时在大学当中,大多数学生没有积极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所以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大学当中迷失。通过汉语言文学对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不断熏陶能够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稳定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
3、利用汉语言文学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3.1加强教师力量的建设
在利用汉语言文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过程当中首先要明确教师力量,利用教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学熏陶。汉语言文学的学习需要良好教师的引导和促进汉语言文学在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这一方面得到充分的体现,就要大幅度的提高师资力量,并且同时在大学中开设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情景当中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在学校营造良好的文学氛围
除了加强教师力量建设对汉语言文学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体现,还要学校营造良好的文学氛围[3]。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团举办关于汉语言文学的竞赛活动,同时在学校张贴宣传标语以及一些传统文化的名人名言,使学生能够充分置于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环境当中,能够潜移默化的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并对文学产生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深入的对文学进行了解和学习,达到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是学生能够积极向上的健康发展[4]。
3.3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文学教育
当很多学生步入大学之后只深入到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对于思想政治以及人文教育中的学习,所以在大学学习当中,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专业课程的修改将人们教育和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当中,使学生能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当中,感受到人文教育的关怀和素质教育的魅力,以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全面促进大学生的综合发展。
4、结束语:
在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之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严格,所以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所以加强汉语言文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发展更加顺利,同时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高芃. 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 新西部(下旬刊), 2016, 000(003):149,152.
[2]杨夏梅. 浅谈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 汉字文化, 2019, 228(08):28-29.
[3]韩立志. 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 明日, 2018(8):11-11.
[4]赵晓辉. 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14):180.
作者简介:魏玉娇(1990年11月),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