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外语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目的是满足社会和国家的需求,提升学生外语水平。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单一、僵化的传统大学外语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国家国际化人才战略需求,要充分发挥外语的教学功能,对课程开展多种层次的改革,实现课堂教学智能化、教育智慧化。
关键词:国际化;外语;智慧课堂;教学探究
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外语,无论是学习的需求还是商贸的需求,抑或是旅游度假,都需要最基本的语言基础。随着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这种客观的社会需要必然会反向促进大学外语课堂的发展,这就对外语智慧课堂的构建提出了实际的要求。此外,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统筹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用人导向也发生了变化,由看学历向重能力转变,社会需要的是能够胜任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沟通、合作等工作的毕业生,这种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大学外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传统课堂与智慧课堂
(一)传统课堂
当前大学外语教育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处于统治地位。传统课堂仍然是教师在前面讲授,学生在下面听讲,知识的传导方式是一边倒,也就是灌输式的。学生就是被动式接受,被动式考核。当学生失去了汲取知识的主动性时,教师只能采取灌输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再者,教师角色工作量较大,“一言堂”居多,疲于完成课时量,成为灌输知识的工具,缺乏在课堂中应有的反馈。要想打破这种局面,构建外语智慧课堂势在必行。
(二)智慧课堂
什么是智慧课堂,简单理解就是课堂应用了智慧手段。目前在国际化背景下,不断崛起的虚拟、物联网络等新兴科技将成为智慧课堂的主要载体,智慧教育可以凭借互联网的优势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不同属性、不同需求,合理安排学习任务,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制订学习计划。智慧课堂营造了多维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教师、多媒体设备等不同主体之间展开多元化便捷互动。智慧课堂能够及时更新外语知识和当前发生发展的新情况及所遇到的新问题,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即时的、生动的课堂,非常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抓住学生的兴趣,进而让学生爱上学习。智慧课堂除了智慧的手段外,更要有智慧的构思和智慧的管理,帮助学生即时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掌握课堂节奏。
二、外语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一)教学理念的人文化
信息化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教育信息中明确提出,教师都要参与智能教育、信息化教育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重视信息化发展。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多次指出,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才能够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撑,教育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教育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实现快乐学习、主动探究,多元化发展,并树立起终身学习理念。大学外语教师是大学外语智慧教育的主力军,只有形成智慧教育、终身学习理念,才能在外语教学和学习中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和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二)教学方式的互动化
外语智慧课堂教学关键环节之一就是互动化教学。借助于信息技术、智能化设备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传递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多元化、立体化和即时化特征,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外语教学互动化这一特征贯穿于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教学的每个环节。如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提前向学生发送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此方面的信息;在课堂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结合教学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在课后辅导环节,教师可以推送相关试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根据学生完成状况判断学生学习的有效程度,同时还能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外语智慧课堂教学具有即时、高效、多元和立体化特征,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信息技术、“雨课堂”作用之下,学生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任何一个环节及时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不受时空限制,畅通无阻地了解学习内容、讨论知识点,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之下,外语智慧课堂教学能够获得学生各种动态学习数据,可以利用大数据等技术进行精准学情分析、学习效果评价;能够综合分析学生学习状况、学习效果,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另外,利用外语智慧课堂教学还能够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多元化评价。如教学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学生、家长、社会等各方面对教师的评价信息,对教师和教育教学做客观公正的评价。外语智慧课堂多元评价体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借助于现代化技术都能够瞬间形成过程评价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外语教师,外语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方案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外语智慧课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雨课堂”等,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在信息技术作用之下,这些数据能够及时转化成图像、图形,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更好地了解教与学的过程。教育效果的可视化能够帮助学生和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以便取得更好效果。智慧教学评价由传统的标准化、决定性评价转变为开放式、养成性、结果性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习过程的活跃度,以及学习结果的数据导向性评价,是基于客观加主观方式的学习分析和评价。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和研究分别是高校的生命和灵魂,而外语教学理论则是提升外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关键。因此,优秀的外语教师要善于学习理论、学习前沿科技知识,把先进的科技知识融入外语教学,利用智能化的课堂教学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推动外语课程教学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媛媛.国际化背景下外语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交际,2020(08):4-5.
[2]齐媛媛.探索国际化背景下外语智慧课堂的建构[J].文教资料,2020(09):225-226+237.
(课题:校企政协同培养国际化俄语翻译硕士人才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号:MSY-YJG-2018ZD006)
作者信息:
王丛民,男(1972.12-),汉族,黑龙江庆安县人,硕士研究生,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师,翻译硕士研究生导师。?
杨婉晴,女?(1997.4-),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牡丹江师范学院在读研究生??
研究方向:俄语教学及研究、俄语翻译、俄罗斯问题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