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课是当下一种新课程形式,也是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将微课与信息技术课结合,有助于信息技术课教学结构的有效改革,让小学生可以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自学能力。新课改下,教师要掌握信息技术课中使用微课的方法和途径,借助对微课的有效使用,让信息技术课得到高效化的开展。本文分析信息技术课中对微课展开有效使用的策略,希望对提升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效性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前言:当下信息化发展不断推进,人们开始重视小学阶段开展的信息技术课,希望学生能从小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形成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微课引入到信息技术课中,可以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占据更多的自主性,并对信息技术课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是提升信息技术课实际效率的一种方式。
一、微课的特点
(一)短小精悍
教学微视频就是主要内容,通常情况下一节微课不会超过十分钟,结合学生本身的学习需求以及认知规律,微课甚至可以更短,与一节课四十分钟的课时相比,微课的体量更小。因此很多时候,微课也被称为是课例片段[1]。另外与正常授课不同的是,微课一般情况是为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授课的环节服务的,并不是中整节课的教学,微课更加具备针对性,因此微课的主要特点,就是更加简洁以及灵活,满足学生以及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二)重点突出
一般情况下在微课中会重点介绍一个知识点,这样学生结合自身的需求,对微课展开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微课,也是针对课程中的重点[2]。节约了很多的教学时间,学生可以对一些课程的知识点进行重点播放,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有助于提升课程的效率。
二、信息技术课中微课应用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课中对微课展开适当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发挥出自主性,很多的学生是都非常喜欢信息技术课的,但是并不喜欢教师讲课。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3]。但是学生从小接触到各类的媒体技术,对短视频也不陌生,为学生提供一些微课,这样学生就能按照自己的需求对信息技术课展开学习,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减少讲授时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强化
信息技术课有微课的帮助,教师可以将很多讲授的时间节约起来,让学生可以在信息技术课中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思考以及合作探究,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课的内容以及形式更加丰富,在教师的引导下,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自主发展以及展示自己的重要平台。
三、信息技术课中微课的使用
(一)课前预习中对微课的使用
课前预习是非常关键的,很多的学生没有在信息技术课前预习的习惯,也普遍缺乏对信息技术课进行预习的意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对学生展开适当的指导,让学生进行预习。这样学生能更好地体现出对信息技术课的自主性,微课可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到对信息技术课的预习中。信息技术课中针对一些知识点多,难点多的一些课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微课,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使用微课完成对信息技术课的预习任务。
(二)课中辅导中对微课的应用
也就是在信息技术课中,借助微课对学生展开辅导,从而让信息技术课的一些知识以及技能目标顺利实现。这种模式教师要注重减轻学生的负担,提升信息技术课的效率,微课的优势就是便于进行因材施教以及分层教学,但注重的是知识以及技能的强化,需要学生都有终端设备。微课可以成为个性化学习的内容,为学生回答各类的问题,让学生的能力实现全面性发展。
(三)翻转课堂的模式
很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将翻转课堂引入到信息技术课中,微课对翻转课堂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积极加强微课与翻转课堂的结合,然后提升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性。在这种模式下,信息技术课中不再注重对知识的讲解,而是将课前的自学,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在信息技术课中则是注重问题解决以及自主探究,在自学的部分,教师要为学生制作微课视频,让学生可以对一些知识点进行突破,实现对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这样信息技术课中的时间都能用来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以及合作探究,提升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的积极性,让信息技术课的氛围更加活跃。
结论:总之,将微课运用到信息技术课中,是教师在信息化时代,实现对信息技术课有效改革的手段,教师要提升对微课的认知,并将微课与信息技术课充分结合,让学生在微课的支持下,对信息技术课展开高效化的学习,提升信息技术课的整体质量以及效率。
参考文献:
[1]梁祥.信息技术综合性单元教学中项目学习的应用与思考——以小学《难忘的毕业留念》单元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24):38-41.
[2]黄海琦.浅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65.
[3]谷守颖.彰显特色 深化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唐山市路北区光明南里小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21):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