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补差方法浅探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期   作者:张婷燕
[导读] 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经常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英语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经常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英语,对于他们来说,学习英语是一种煎熬,所以他们在英语课堂上普遍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的现象,在课后也不能及时地完成老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英语成绩也相对落后,这便是所谓的学困生。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和引导,使他们的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困生;原因;补差方法
         一、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
         学生的主观因素是导致为英语“学困生”的重要原因,集中体现在:(1)学生缺乏自信心。自信心是促使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源泉。就英语“学困生”来说,几乎都存在自信心不足的现象,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遇到成绩不理想等挫折,就会丧失学习的自信心,甚至出现逃避英语的念头。长此以往下去,就会导致学生丧失英语提升的可能性。(2)英语基础比较差: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由于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以至于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其英语成绩薄弱。进入初中阶段之后,英语知识学习难度进一步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英语学习难度;(3)学习方法不当:合适的学习方法是开展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但是部分英语学困生在英语学习的时候,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常常是死记硬背,但考试成绩却非常不理想。
         (二)客观因素
         教师在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单纯地以知识传授为主,以至于学生学习兴趣低下。长此以往下去,导致部分学生英语成绩下降,沦落为“学困生”;同时,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常常采用“一刀切”的模式开展教学,忽视“学困生”的学习要求。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英语,但是在小学期间,有些学生在英语考试中频繁“碰壁”,这极大程度地打击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甚至有时候在他们心中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不良情绪。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英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主动与他们进行沟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分析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他们进行引导,使他们摆脱学困生的称号,成为优等生。
         (一)发现学困生身上的优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日常实际教学,可以发现学困生与其他学生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认可。但是或许是因为先天的接受能力比较差或者在学习英语时受到了消极的影响,导致他们的英语成绩和水平不太理想,成绩不好是由许多种原因造成的。所以,英语老师要增加和学困生家长的沟通,通过他们的父母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日常教学中,不放任他们,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他们的身上,努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提高他们的自信程度,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展示自我,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逐渐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喜欢上英语。
         (二)善待学困生,为他们制订适应的学习目标
         要想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就要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情绪、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想要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然而,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较差,所以学困生们总是会担心老师和同学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从而导致他们总是处于一种迷茫且压抑的状态。

所以在英语课堂上,学困生总是存在着明显的厌学情绪,也缺少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针对学困生所存在的问题,老师要主动接近他们,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指导,在指导的同时,老师要保持耐心,遇到他们听不懂的题目时,多讲几遍,直到他们听懂为止。学困生虽然有时候对于学习有一些消极的情绪,但他们也有上进心和求知欲。因此,老师要帮助他们制订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要知道实现学习目标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重要推动力。遥不可及的学习目标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使他们对此感到畏惧,从而放弃学习英语。所以,老师要对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有充足的认识,为他们制订短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并且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调整,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成绩逐步提高。总而言之,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真正地去关心和爱护学生,使他们可以在老师爱的感召下努力学习英语,不断实现自我提升。
         三、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英语这门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因此必须要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模仿和练习。学困生不喜欢反复记忆,并且缺乏学习主动性。要改变学困生在学习上的不良状况,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困生在英语课堂上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化多为少,化繁为简,将比较复杂的知识点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为学困生提供一个轻松且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学困生往往对自己没有自信,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哪怕他们知道老师所问问题的答案。所以,教师可以让学困生回答一些问题,当他们给出正确答案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敢于主动回答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唱英文歌、玩游戏或者看外国电影等,调节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使他们可以长时间在课堂上长时间保持一定的注意力。
         四、传授学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重视“学困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正所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困生”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促使“学困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进而不断提升学习效率。具体来说,在对词汇教学的时候,应告知“学困生”更多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加前后缀、词语联想、词语组合等方式,对其进行正确记忆和拼写;在阅读教学中,应对难度进行合理的把握,让“学困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最后,还要督促学生在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等,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
         五、转变教学方法,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对其进行转化的基础和首要条件。据此,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借助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游戏教学、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表演教学等,活跃课堂氛围,并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例如,在“A Festival”教学中,教师就借助多媒体的形式,将在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除夕等传统节日,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美食等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此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激发了“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还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知识型教学目标,结合英语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促使“学困生”在丰富的英语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综上所述,老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成绩去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其次,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调节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注意因材施教,使学困生转换的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李盈睿.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