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期   作者:滕卫红
[导读] 课程思政教育近年来已经受到广泛重视

         摘要:课程思政教育近年来已经受到广泛重视。本文主要对生物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进行分析,针对当前思政工作开展现状探索生物教学融合思政教育的新途径。积极探索生物教学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合理策略,致力于通过合理的课程调整强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为生物教学与德育工作的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生物教学;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引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给生物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带来了契机,课程思政教育工作逐渐成为各学科教学重点。对此,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呈现出必要性,对于提升生物教学的整体效果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积极创设以学生为本的课程思政体系。
1生物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
         生物教学实施课程思政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深层次了解生物学内涵,另一方面可以以生物教学为重要契机,发挥对课程思政的辅助作用,促进学生的思政素质培养。特别对于大专学校而言,面对的学生差异性很大,鼓励引导学生学好专业课并且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对于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这也是结合思政教育开展生物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推进高校长期稳定发展、强化新时期教育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2生物教学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合理策略
2.1创新教学模式
         创新的教学模式是生物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思政教育开展效果具有深远影响。传统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点的讲解与考点的接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物学科与学生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在教学方面,也大多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对于教学效果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对此,生物教师应该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强化教学工作的开展效果,同时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课程思政教育全面开展,为学生长远发展保驾护航。例如: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让学生结合生物学科知识发表对生物学以及思政知识的看法,逐渐形成思政感悟分享的生物课堂学习模式,以创新的形式带动生物教学课程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2.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主要对象,其主体地位逐渐体现,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工作也是当前教师的重点教学方向。特别是对于生物学科而言,需要学生主动思考才能有效加深知识理解。

而课程思政教育更离不开学生的课程参与。对此,生物教师在落实课程思政教育时应该重视课堂互动,加强大专学生的课堂融入。例如:生物统计学涉及到比较多的案例,那么这些案例如果能够得到学生的参与探讨,将会充分发挥教学的辅助作用。教师可以将生物统计学中的案例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充分展示,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融入一些思政教育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对于思政素质培养有新的认识。与此同时,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多举例子,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全面提升生物教学结合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效果。
2.3优化生物教学师资队伍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对于教学方向的把握与教学内容的确定具有直接影响,而且对于新时期的师生关系而言,亦师亦友,教师的作用更加明显。为了更好的强化课程思政教育模式,高校应该注重专业课教师能力的提升,从师资方面增强战斗力,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1]。在生物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校方领导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生物教师的综合能力,在提高生物教师对思政教育融入重视程度的基础上增强教学能力。具体工作开展中,校方可以定期组织生物教师开教学研讨会,沟通与学生相处的方式、生物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同时应该鼓励教师多进行学术上的能力提升,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德育工作的深化,进而高质量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2.4建立综合的课程考评制度
         为了更好地强化生物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效果,教师应该针对目前的生物教学现状创新考核评价标准,同时注重考核过程思想政治内容的加入,让课程考核制度更加综合化,不仅能够考查学生生物学科学习状况,还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政意识。例如:在生物学科定期的模拟测试中,就可以在阶段性测试中加入此中表现综合评价这一考核指标[2]。通过记录学生各个学习阶段课堂表现以及道德修养体现方面的信息,在阶段性考核中以积分形式加入到生物学科评价中。也就是将生物学科的成绩与思想政治素养水平相挂钩,让学生深刻的意识到自身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在积极面对生物学科学习的基础上注重提升自身修养。以此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助力。
结论:总而言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于新时期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所改变,新颖的教学模式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强化思政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针对生物教学现状制定结合思政教学的评价体系,切实推动生物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明华,石瑞,赵二劳.融合“课程思政”理念的生物统计学案例教学探讨[J].山东化工,2020,49(02):191-192.
[2]张要军,张亚歌.一流学科生物学思政教育进课堂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9,6(86):315-3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