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作业探索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期   作者:翁秀芳
[导读] 生物作为基础自然科学学科,对高中学生打牢生物学基础有重大作用。

         摘要: 生物作为基础自然科学学科,对高中学生打牢生物学基础有重大作用。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含有生物学基础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关注于在处理生物学问题中体现出的自主思考、研究探索、总结归纳等方面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通过对本校校本作业现状的分析,思考校本作业如何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方面进行设计,切实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校本作业;研究探索
1 引言
         作为一门在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生物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生物理论知识,搭建完善的生物自然科学体系,而且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培养正确价值观,对自然抱有积极的情感态度 [1]。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依靠后天学习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作业设计,首先从本校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并且以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2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与校本作业的理论背景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分别是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社会责任[2]。教师进行校本作业设计时应将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为导向。校本作业是根据学校和对应班级的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依靠学习自身的资源,自主特色设计作业方案。现阶段学校所用的教辅材料基本上都是统一定制,针对性较差。综上所述,教师要从本校实际状况出发,设计适用于本校学生的校本作业。
         国外高中学校生物教育将校本作业当成培养生物技能、操作以及综合能力的载体。在国内,1999年,我国明确了“建立新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政策,鼓励学校对校本作业设计的开发探索[2]。2003年,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分别从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三个维度说明[2]。2017年教育部最新生物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定位于核心素养上,因此教师的关注点应该从获取知识转向培养核心素养。
3 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校本作业的设计探究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生物作业设计,要在课标与教材中去探究,考虑能力起点,并且均衡学习资源,做到出题意图清晰,陈述恰当。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校本作业设计是为了提高育教学质量,为教学服务,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最终目标[3]。
3.1核心素养的校本作业,应对学生的生命观念着重培养
         生命观念包括结构与功能观,能量与物质观、进化与适应观和稳态与平衡观,是科学家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这些观念汇总了自然世界中的自然法则,课程标准将生命观念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充分说明了其关键性[4]。因此在校本作业的设计中,学生的生命观念的教育至关重要。
         例如,在对《线粒体内膜结构》考查时,校本作业设计应从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角度出发,考查线粒体内膜向内凹陷形成脊,是为了增加膜面积,从而为酶提供更多的附着位点,促进有氧呼吸的快速进行。结构与功能观的培养,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2依托资料收集、模型构建等多种校本作业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指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的本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以掌握的理论知识为依据指导自己的行为[5]。
         例如,在学习《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时,校本作业是收集资料,解决大家关心的热门问题,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哪些转基因产品,转基因产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益处,它是安全的吗?学生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网络上的各种观点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做出科学的判断。
3.3从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入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科学家通过研究所得来的证据来了解世界并对自然世界做出科学的解释的多种方法就是科学探究。在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时,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外,在校本作业的设计上也可以编制相关的题目。
         例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校本作业设计为“设置探究性实验,测定给定细胞细胞液浓度,如测定洋葱鳞片叶的细胞液浓度”。由课堂拓展至课外,学生能掌握自主权,动手动脑相结合,并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将生活中的生物问题看透解决。
3.4设计多样化的校本作业,落实学生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这个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学习的结果。学生学完生物学知识后应能做到相信科学,保护环境等态度,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造福人类的价值观,是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体现。
         例如,在校本作业的设计中,让学生调查本地外来物种入侵情况,查阅资料了解抗生素滥用的现状,也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生物研究,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生物学知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选择适合本校学校校本作业时,要一手抓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掌握,另一手抓核心素养的考查。生物教师在设计校本作业之前,要针对性提取素材,同时精选有代表性的题型,并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题目,做到事半功倍,达到立竿见影的成效[6]。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校本作业能够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在积极完成作业的同时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都得到全面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生物学课标研制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6月.
         [2]沈良良.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初探[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6):623.
         [3]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5-49.
         [4]林秀喜.优化作业批改与评价,培养生物核心素养[J].教师,2017,(12):100.
         [5]石丹花.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7(3):63-64.
         [6]洪进展,蔡梅芳.基于新课程探索校本作业的发展性评价[J].中学生物学,2015,31(12):45-46,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