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修德成为学校教育一门过关课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期   作者:宋刚
[导读] 学校教育应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可事实上不少学校仍就偏向智育

         【内容提要】学校教育应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可事实上不少学校仍就偏向智育,而忽视对学生的其他教育,尤其是德育。一个学校如果没有了德育,或只有智、体、美、劳的教育或其中之一,学校就未完全实施自己的智能。同样,一个人如果道德缺失,不要说能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恐怕连一个合格的公民都未必能算上。所以德育作为学校教育之首,应该成为每一个受教育的必修课,过挂课。

         【关键词】教育;德育;素质教育;过关课

         早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国就教育制定了专门的法律并提出了学校教育的总目标,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里把德育列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可见德育的重要。试想,一个学校如果没有了德育,或只有智、体、美、劳教育或其中之一,那么它还是一个健全的学校吗?恐怕早就失去了学校的本质意义。同样,一个人如果道德缺失,不要说能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恐怕连一个合格的公民都未必能算上。再试想,如果学校把德育列在其他某一种教育之后,又会是怎样的结果。这样的学校也许有数量可观的升学者或就业者,但是否真正全面履行了一个学校全面的职责?是否为社会培养了真正合格的人才?所以,德育教育就毫不动摇地列在学校教育内容之首,足见德育教育应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核心,是灵魂。
         但是事实却不能使人满意,在实际的教育行动中,不知何时,我们有相当数量的学校,也可以说绝大多数学校已仅仅偏向了智育,偏离了德育,德育成为讲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事情,不知不觉德育已失去了它本应有的位置,甚至没有位置。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我国就业的压力,我们广大家长也越来越现实,这样的意识环境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学校,于是,几乎是全社会都将孩子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其好坏的最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学校为了迎合家长赢得社会的认可,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大多数学校便将精力投向智育,于是学校的职能便大大的局限,学校的性质也跟着改变。加之,教育主管部门的以智育为核心的不科学评估体系的干预,就更将学校教育推向片面化、畸形化。事实上,学校教育应有它的独特性和独立性,而不是被社会上某种功利思想或时潮所左右。广大家长希望孩子有好的成绩这固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没有或很少有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好的品质,好的习惯。其实在做人与成才的关系上家长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我们学校没有具体的考核措施而使得德育便成为口头上重要的事情罢了。在这一点上,学校应该毫不动摇地践行教育规律和实现学校的全部职能,向着国家教育的总目标稳步迈进而不是随波逐流或朝令夕改。


         我常常听到社会上有人叹息道:“怎么现在有些人的素质越来越差 ?”叹息归叹息,但也道出了我们当今教育的一些问题。这固然与社会的大环境有关,但也不能说与我们的学校教育无关。我经常问我的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将来出到社会后最美好的愿望是什么,他们其中有绝大多数回答让人感到唏嘘与担忧。回答是挣好多好多钱。我问然后呢?他们说然后过一种豪华的生活,如此等等。我不禁问自己,如果我们的学生都怀着这样的思想投入社会,不要说对国家,对他人有责任心和爱心,就是对自己的亲人朋友也未必有责任心和爱心。如果我们教育出去的学生大都这样,那我们还能希望社会上的人能给予他人更好的服务?还能希望国民有良好的素质?还能向更美好的时代畅想吗?总有一天我们会为我们全民族缺少德育而付出代价。因为一个民族的公民如果心中只有自己,一心想着如何发财而没有道德底线,就很有可能会对他人甚至社会构成潜在的危险,带来极大损害。
如今,全国不少地方的教育自上而下几乎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课程改革上,并且树立不少典型,试图总在探索和推行一种什么模式,这固然必要且重要,但归其本质还是停留在抓智育上。虽则可能会教出不少进入高一级院校的毕业生,问题是如果我们的教育仅是为就业或谋生而促成了一群只懂得某些知识或掌握了某一项技能的青年,而这些人心中没有国家,没有民族,没有为他人着想的社会意识,没有道德规范,这种教育能否算得上成功的教育?百年树人,学校究竟应树怎样的人,应成为永恒的话题和永恒的主题。
    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中,不论社会有怎样的潮流,家庭有怎样的要求,学校的本质和教育的自身规律不能变,学校的教育宗旨不能变,教育与企业不同,不能完全跟着市场走,教育应从国家长远发展考虑,应从国民的未来素质考虑,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教育更不能迎合市场而搞形式主义,学校一旦这样,我们还能希望社会有好的风气?
         为此必须让修德成为学校的一门过关课。因此,首先要教育主管部门引起重视,专门研究者根据现实情况并结合我国传统美德编写出系统可行的一套教材,学校将其列在首要位置,明确其目标,细化其过程,制定科学具体的考核办法,一定要通过书面和情景相结合的多种方式严格考试,不过关者坚决不能毕业。上级主管部门应制定一套以修德为首的考核细则,认真考察,而不是仅仅看看教案,翻翻档案,走走过场。学校也应本着对学生对国家负责的态度,切切实实认认真真严格执行好,而不是弄虚作假,蒙哄过关。倘能上上下下高度重视且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相信,我们的学校教育就会走上正常良性发展的轨道,总有一天,我们不仅拥有社会主义繁荣的经济,而且有社会主义高度的文明,人们生活在真诚、互助、团结、友爱的社会氛围中,人们将生活得更加快乐、幸福。
参考文献:
[1]深化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J]. 丰兵欢,杨铭杰,吴培林.??历史教学问题.?1991(01)
[2]义务教育阶段应重视德育教育[J]. 周俊霞.??才智.?2016(36)
[3]政治教师要做德育教育的多面手[J]. 曾祥梅.??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