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期   作者:莫燕玲
[导读] 阅读习惯是一个人必备的重要习惯
         摘要:阅读习惯是一个人必备的重要习惯。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老师,面对许多教育能力不足的家长和缺乏好的家庭教育引导的农村家庭儿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尤其重要。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学生的坚持,也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激励。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我采用各种策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阅读  兴趣   引导   激励
         人的一生中,要不断培养各种良好的习惯,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段。如果在小学阶段不能形成阅读的习惯,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以后的学习一定是困难重重。
         我们国家的城乡人均阅读量非常低,没有形成阅读的社会风气,在农村的家庭里多少家长会给孩子买课外书呢?就是买了又有多少在家中营造阅读氛围,陪孩子一起读书呢?实际上,孩子们很多的时间是在电视机前,手捧着手机度过的。
         近几年,随着新课改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各级学校及老师们也越来越重视课外阅读的推广指导,都把课外阅读纳入自己的教学之中。要想学生自觉阅读,爱上阅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抓住课堂契机,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显得尤其重要。
一是抓住上课伊始的有利时机,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精彩的开场或话题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如:我在上五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的民间故事时,我会这样导入:同学们,民间故事非常感人,你们读过民间故事吗?谁来说说你读过的民间故事?当学生兴奋地汇报自己读过的故事时,其他学生会投来赞许的目光,课后会去找这些故事来读,因为他要急于与伙伴交流。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读句流利或组织语言概括性回答问题,老师应及时表扬:“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你读的课外书真多”“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概括能力强了许多” ……当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更有信心去找书来读。
三是拓展环节。老师可推荐相应作者的作品,或类似文体的作品。

以好奇心调动求知欲,结合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具有范围小、程度浅的特点,使小学生更易产生对周围自己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表现为好问。老师要充分利用这种好奇正确引导。如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喜欢刨根问底,总想知道最后的结局。记得在上完《蝴蝶的家》时,学生很好奇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我就推荐她们去书中找,第二天说给老师听。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学生学完课文如课后有阅读链接的就让学生看,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比如,学了《桂花雨》,根据阅读链接,我向学生介绍琦君的《留予他年说梦痕》;学了《示儿》我会向学生介绍诗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并让学生学习有关陆游的其他古诗;学了《将相和》我就向学生介绍文中主要人物的轶事,并让学生课后去查找故事。经过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
二、营造浓厚的氛围,相应推荐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大家环境对一个孩子的影响很大。但在电子文化盛行的时代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生深处的阅读环境堪忧。首先,成人每天都被智能手机捆绑,“低头族”越来越多,他们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要注重阅读氛围营造。开学来的第一件事是布置教室,装扮图书柜,为学生营造温馨的环境。让学生爱上这个图书角。接着就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为学生精心选书,每月到学校图书室交换书。低年级选一些看图版的《三字经》《海尔兄弟》《葫芦娃》等,中年级让学生看小故事《一千零一夜》《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高年级看些名著如《论语》等。
在班上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每位学生从家里带一本课外书来,利用道德课前十分钟,让学生到讲台推荐自己带来的书,看看谁的书最多同学借阅。
三、诱导阅读的渴望,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兴趣,生活积累被调动被唤醒,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我们可以遵循以上客观规律,充分挑逗学生读的意识,诱发阅读的欲望。在课间,老师要做到多倾听孩子读后的感受,多表扬喜爱看书的学生,多向学生推荐好书。或者把自己在课外读物中发现有趣的故事与学生分享,让学生想找这本书阅读的愿望,或者与学生同读一本书,交流最喜欢故事里的谁谁谁。有些学生为了与同学交流故事内容或说说喜欢故事里的哪个人物而去找书来读。有时与学生交流一个故事、一个好句;有时利用班队课,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但不要把故事讲完,在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结局时,告诉学生这故事就在哪一本书中,鼓励学生自己去阅读。看谁最快把结局告诉老师。但老师要从一些童话、寓言故事方面开始入手,因为这些故事简短、易懂,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积累”
在阅读中,老师还要重视引导学生随时积累故事里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到了中高年级可以写几句自己的阅读收获或者感悟。每周利用一节课进行展示,表扬完成得好的学生。期末进行阅读成果评比。
阅读,会让不同的人成为独特的自己。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每个人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小学阶段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孩子们自身的需要,这样定会使其受益终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