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篮球模块教学法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期   作者:马海峰
[导读] 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要求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要求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尤其是身体素质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要想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就要让学生多多参加体育锻炼,在众多体育锻炼项目中,篮球运动就得到了普遍的欢迎,所以为了培养学生参与篮球学习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篮球训练中,首先就要对教师的视野进行开拓,创新篮球课程,让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篮球模块教学法就是在这一形势下提出来的,这一方法在激发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及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方面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也正是基于篮球模块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几点思考,希望可以为一线体育老师开展高效率的篮球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模块教学法;篮球教学;学习兴趣
        
         引 言
         模块教学法是指将传统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知识点,并让知识点形成独立的体系,在这样的课程安排模式下可以让学生对篮球运动要领有更好地把握。通过这一模式的实施可以将一些高难度的篮球运动得以简化,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对于有效地实现篮球教学目标有很大帮助。鉴于篮球模块教学法在提升中学篮球教学中的重要价值,现提出以下思考。
         一、在中学篮球体育教学中实施模块教学法现状的思考
(一)有限的教学课时
         总的来说,中学体育课程中的篮球模块教学在课时上有一定局限,一般是每两周才安排一次,在实际教学中虽然增加了一些课时,但整体的篮球教学水平还比较低。对于全日制的中学生来说,设置的篮球模块教学课时较少及没有对学生的身体锻炼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导致篮球模块教学法无法得到有效实施。
(二)局限性的教学内容
         由于篮球教学课时较少也使得篮球教材的内容不完善,这一问题是由技能传授不足及缺乏篮球实践训练引起的,导致学生无法对篮球运动改革的环节把握比较模糊。因为篮球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尤其是篮球学习中有关进攻技术和防守基础等基本技能方面的认知度有很大局限。
(三)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握不精准
         中学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特点方面有了不少改变,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慢慢成熟的阶段,如果单纯地开展教学活动是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的,也无法对学生身心素养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这也是开展篮球模块教学法的努力方向。
         二、篮球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方面的思考
         结合当下中学体育教学实际可知,很多老师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示范后再组织学生参与练习,通过反复训练提升篮球技能。素质教育主张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激发学生的潜能,借此来实现学生篮球技能的有效改善,助推篮球教学目标的稳健推进。
         比如,教师可以经常组织篮球比赛,通过篮球比赛让学生体会到胜利和欢呼的喜悦,从而爱上篮球运动。也可以组织一些关于篮球的趣味游戏,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还可以发挥偶像的作用,以篮球明星为榜样,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正面形象,引导学生对篮球进行关注。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篮球比赛中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向往之情。
         三、生本理念在篮球模块教学法中应用的思考
         中学正是学生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需要通过参与大量的运动来消耗体内过剩的精力,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对于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也有很大帮助。但是如果学生的运动量过大也会给学生的身体产生极大损害如肌肉拉伤等,有的伤害甚至是终身性的,因此教师需要对篮球课程的运动量上进行合理规划。

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反馈,当学生得到教师的肯定后会更加积极表现自己,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但是老师也要对学生的不好表现进行反馈,虽然不会对学生的自信心产生危害,但是及时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对于纠正学生的动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学生比赛失败后,老师不能对学生表现出失落的情绪,而是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认可,然后再帮助其分析失败的原因,避免学生因失败而产生放弃篮球运动的想法。教师只有对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学习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进行关注,才能促进学生参与篮球学习积极性的改善。
         例如,在开展“运球、急停、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过程中,这些篮球动作的难度对于不同篮球水平的学生来说完成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基本要求,将这些内容进行分块练习,让基础差的学生先进行运球练习,基础较好的做一些基础的运球练习后,融入后急停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等动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练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完成适合自己的练习内容后增强学生参与篮球练习的信心,这也是生本理念的贯彻和落实。
         四、关于篮球模块教学法在促进学生篮球兴趣提升的思考
         学生参与篮球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篮球课堂效果,因此只有对学生参与篮球学习的兴趣进行激发才能促进学生篮球技能的有效改善。为了更好地开展篮球教学活动,需要老师在备课时就注意激发学生参与篮球学习的兴趣,可以通过组织篮球比赛,让学生体验比赛胜利带来的成就感,进而喜欢上这项运动。还可以组织一些与篮球运动相关的趣味游戏,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对学生的状态进行改善。此外,老师还可以发挥篮球明星的效应,为学生数理正面的篮球运动形象,以此来引起学生对篮球运动的重视。为了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和兴趣,老师还可以选择一些精彩的篮球片段,供学生进行参考和学习,借此来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向往之情。
         例如,在开展“双手胸前传接球”这一模块教学时,为了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可以开展传球比赛游戏,两人一组,相隔四米,在老师发出信号时开始计数,决出在30秒内接球次数最多的一组。在这种竞争游戏教学模式下,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实际参与过程中让学生的传接球训练效果得到改善。
         五、关于创新篮球教学模块的思考
         篮球模块教学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传统篮球教学模式依旧占主导地位,虽然我国现在一直在倡导篮球教学改革,但是要想实现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模块化教学主要是通过为学生安排学习任务来开展,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来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但是完成的学习任务的方式是由学生来决定的,这一模式在培样学生个性方面有很大帮助,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需要完成的任务。
         六、结语
         结合以上思考,不难发现篮球模块教学法的实施可以让教师在课前布置篮球教学任务,通过这些任务能够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还可以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对于提升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很大帮助。不论采取哪种方式,学生都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行进行思考和判断,在提升学生篮球技能的同时,带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蒋宜芳.浅析篮球模块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性[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23) :24-26.
[2]邵伟德,邹旭铝,俞富根,周晓明体育教学设计中如何进行学情分析[J]. .体育教学. 2018(04) :101-103.
[3]高胜光.对体育教学目标设计案例分析[J]. 体育教学. 2014(01) :45-47.
[4]李家祥.模块教学在高中体育课程中的开设与制定[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6(03) :65-67.
[5]李祥祥.对篮球模块教学的探究[J]. 体育教学. 2015(12) :78-81.
[6]李丽萍.高中体育单元模块教学实践与策略研究[J]. 体育教学. 2014(05) :9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