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6期   作者:高志礼
[导读] 如今,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要:如今,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丰富语文科目的内容,也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最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因此,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的渗透对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意义,并从“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强化渗透”“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在课外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三方面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化渗透;活动
        
         中国民俗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包含着勤奋、毅力和善良等种种优良的品质,如果能够很好地渗透和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以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良品质,各个方面都将从中受益。而且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忘初心,结合新的时代背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新和推广传统文化。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也应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强化渗透
         与初高中学生相比,小学生年龄还很小,经验和思维发展方面都有所不足,需要他人的引导,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要想有效促使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以提高,教师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同样,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也是如此,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吸引人的氛围,有效促使小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有更深刻的理解和经验,这样有利于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授《草船借箭》这一课程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一段戏曲版的《草船借箭》,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戏剧文化的魅力,结合视频去体验这种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开展一定的互动。教师可以问学生:对于其中的人物,大家认出了几个?如此可以通过这样的互动来让学生猜测,引起学生的思考,这也将加深学生的记忆并丰富他们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从而为之后的相关语文教学内容学习奠定基础。在欣赏传统戏剧文化的过程中,还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从而促进他们各个方面的发展。
         二、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小学生还很小,他们更愿意在听故事的同时接受文化知识。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很多传统文化故事。因此,为使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讲解传统文化故事,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指导其正确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所以说,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利用传统文化故事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对学生传统美德的渗透。


         例如,在教学《纸的发明》这一文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一讲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故事。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一项巨大贡献。在纸未发明以前,我国使用的书写材料,主要有甲骨、简牍和缣帛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这些材料的图片。然后再为学生讲述一下蔡伦发明纸的故事。蔡伦是东汉京城洛阳皇宫里的太监。他先是掌管皇宫内院事务,后来成为监制各种御用器物的皇家工场的负责人。平时,蔡伦看皇上每日批阅大量简牍帛书,劳神费力,就时时想着能制造一种更简便廉价的书写材料,让天下的文书都变得轻便,易于使用。后来他在出宫游玩时发现了溪水中积聚了一簇枯枝,上面挂浮着一层薄薄的白色絮状物。受此启发,没多久他就研究出了纸。人们把这种新的书写材料称作“蔡侯纸”。这一典故就可以很好地教育学生,让他们理解到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值得小学生深深思考和学习。
         三、在课外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
         好动、活跃、爱玩是小学生的共同点。长期枯燥的知识学习会使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并降低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来优化和改进教学方式。同样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时,也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课堂上,还应利用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传统文化,在实际活动中欣赏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语文教师还可以带领小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馆,以了解过去劳动人民的辛勤工作和他们留下的财富。参观的过程也是不断接近传统文化和理解历史的过程,为未来的语文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小学生也可以在古今对比中更为懂得珍惜。又如,重阳节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去照顾老人,陪伴老人,并与他们交谈。在交谈中,学生们还可以听到感兴趣的历史事件和一些典故,丰富了自身的知识。这些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精神品质。再如,教师也可以举办古诗词朗读大会、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这些都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总而言之,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通过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夏莲.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J].甘肃教育,2017(24):47.
         [2]何福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7,4(46):204-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