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之“议”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6期   作者:汪元培
[导读] 随着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阅读教学成为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内容摘要:随着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阅读教学成为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有的教育形式,课堂上把一些值得需要讨论的问题提出来。课堂上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展开热烈讨论,通过思维碰撞,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议”来突破重点、难点和考点,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议”得好,课堂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兴趣   议的策略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合理组织和引导阅读教学活动,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了解文章内容,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分析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采用合理的阅读教学方式合理的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阅读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引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影响着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而且影响着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提倡语文素养的新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正确认识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在课堂上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欣赏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我们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把阅读教学重视起来,积极转变阅读教学观念,对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式进行尝试和探索,使学生找到最适合的阅读方式,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手段,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学效果的高低。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进行科学的阅读,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科学的阅读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一个逐渐积累和总结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尝试和练习,使学生是正确的阅读方式上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习惯。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思考;要引导学生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二、以“议”促学,丰富和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的去阅读和学习,并能在阅读过程中轻松的克服遇到的困难和阻碍,将阅读做成当成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为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用“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中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教学效率较低,课堂教学氛围也显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难免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推进以来,所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许多教师会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全国各地搞得如火如荼,课堂效果明显。由于对合作的理解不同,以及合作探究的问题是否有价值,也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由于一些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合作学习的作用,未能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合理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活动,使得合作学习沦为一种形式,不利于阅读教学效果的提高。于是出现了一些乱合作的现象,因此课堂教学,乱象繁生,看似热闹非凡,其实效率低下甚至无效。
         据此,本人着眼于研究课堂合作探究的价值,什么问题需要讨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认真解读教材,吃透教材,研究学情,充分备课。把一些值得需要讨论的问题备出来。课堂上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展开热烈讨论,通过思维碰撞,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针对这种问题,学生只要“议”得有价值,有自己的见解,能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自圆其说,老师都应当给予肯定和评价。不必强求答案一致,甚至要和老师预设的答案相吻合。教师在学生“议”的过程中,必须加以引导,通过引导来促进学生往有目标的方向去大胆思考,去创新。
         通过“议”来突破重点、难点和考点,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个环节是课堂的高潮部分,精华之所在。“议”得好,课堂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把握好了“议”的过程,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在形式上可以同桌讨论,可以小组合作,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有针对性,讨论的问题有价值。教师进行时时指导。当然也可以把议的内容写下来。或者写成评论鉴赏小短文也是很好的尝试。
         总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实践,不断完善,才能趋于成熟,形成一种可供借鉴的模式。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必须因材施教,因班制宜,实事求是,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