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类文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6期   作者:蒋有华
[导读] 写景类文本是小学语文本中的重要类型。学生阅读写景类文本

         摘要:写景类文本是小学语文本中的重要类型。学生阅读写景类文本,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到自然景观的美好,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的品格和探索自然的兴趣;其次,学生还能够通过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感悟增强自身的思辨能力;最后,学生还可以学习文本中的描写景物的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写景类文本的多种教学功能,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情境体验、思想感悟和写作技巧学习方面来论述写景类文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小学  语文  写景文本  有效运用
         在目前,学生只注重对文本中的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的学习,而对于文本中很多有趣的知识缺乏探索的热情和机会。这就造成学生的学习层面过于有局限性,难以真正拓宽视野,打开思维。而写景类文本中对于自然景观有着充分的展现,能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阅读感受。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写景类文本的拓展讲解,能够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写景类文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方法。
         一、情境体验,激发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学生进行深度的语文学习、体验学习乐趣的重要支撑。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具有想象要素的文本不能给予太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由感受,造成学生想象力贫乏,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写景类文本中的优美场景,引导学生通过自由的想象进行充分地感受,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独坐敬亭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想象来感受文本的意境之美。阅读全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全文中出现的人物有哪些?景物有哪些?”学生可以从诗歌中发现全文只有作者一人面对着敬亭山上的飞鸟和孤云。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来回答:“作者和敬亭山的关系是什么?”抓住“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等句子能够想象到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作者和敬亭山相对而望,好像见到了熟悉的朋友。从而能够体会到作者将所有的苦恼和快乐都倾诉给敬亭山,和敬亭山融为一体的高远境界。在这样的分析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感受,感受文本阅读的乐趣。
         二、情感探究,增强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学生深刻理解作品内涵的重要基础。在写景类文本中作者往往借助景物的特点来表达一定的情感,阐述一定的观点。学生阅读写景类文本,通过对文本中哲理与观点的探究能够增强自己的思辨能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思维,将文本中的各方面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进行充分地思考,增强自己的思辨能力。
         例如,在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增强自身的思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在进入洞口后要联想大会堂?”学生能够从“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等句子中体会到作者将洞内与千百人开会的大会堂做对比,一是为了突出洞内的开阔,二也能说明洞内很平整。又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本文主要是描写洞内的探险过程,但作者为什么要通过‘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等句子来描写洞外的风景?”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借助洞外的轻松舒适来反衬洞内的漆黑与惊险。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能够借助文本中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三、技巧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在小学阶段,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词语,但在语言运用上缺乏足够的创造力,作文的趣味性比较贫乏。而写景类文本通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能够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描写与多角度的展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借鉴相应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学习相应的写作技巧。在阅读全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作者表现桂林山水的修辞手法。学生通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一段能够发现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从多种角度进行观察与联想,将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了生动而全面的展现。又比如,学生从“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等句子中感受到作者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综合运用的生动效果。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能够掌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提高语言表达的独特性。
         综上所述,写景类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价值,教师要将写景类文本的教学功能与学生的学习现状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写景片段激发想象能力、通过情感体验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通过艺术鉴赏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从多方面对写景类文本进行挖掘,学生能够用新的视角进行语文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丽勤,探·析·品:小学写景散文教学的三要素,《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年01期.
         [2]秦玮,写景抒情类散文教学策略浅探,《小学教学参考》,2016年13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