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学校和教师也不能够忽视对学生的实践教育,因为对于学生而言,实践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这会关系着他们今后在社会中的生活。而且,如果学生无法将自己在学校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灵活有效的应用到实践中去,那么也无法适应好今后的社会生活,进而无法在社会中获得立足之地。所以,在对青少年的教育教学中,还必须要有效结合对他们的文化教育和实践教育。具体来说,就是要有效的衔接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展开有效的锻炼,获得学以致用的能力。
关键词:校外教育;校内教育 有效衔接
前言
青少年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关注的重点,在国家未来的发展中,青少年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培养和教育青少年的过程中,还必须要重视对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校外教育,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好基础文化知识,更要具备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此,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做出对校外教育的重视,并有效衔接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使教育资源可以被充分地整合,进而实现对青少年良好的综合素质教育。
一、校外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通常情况下,校外教育其实就是带领学生展开实践活动,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而且,对于学生而言,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有利于他们学习兴趣的激发,并使他们可以在动手动脑的同时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促使自身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提升。
(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该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来展开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这样一来,才有利于学生彰显自身的个性特点。就学生来看,他们有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性,所以,面对丰富多样的校外教育活动,学生的个性需求便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1]。在校外教育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在活动中得到有效地锻炼。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来展开对学生的教育,使学生可以因此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展现自身的特长,并在有效的实践过程中促使自身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融合育人的有效衔接的策略
(一)有效融合校内外教育活动
1.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对于学生来说,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都可以让他们学习到丰富的知识,两者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校内教育还是校外教育,它们在教育主体内容以及方式上都有着各自的优势,所以只有有效的衔接这两者,才可以将两者的优势最大化的展现出来,进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对于学生而言,校外教育相较校内教育更加轻松自由,有利于他们身心的放松,所以,基于学生的这一心态,教师便可以在考试之后带领学生去到校外展开温泉野炊活动,以此来放松学生,在这一放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任务,要求学生回学校后展开对地热资源成因的探究,而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之前,还必须要复习地理教材并查阅相关资料,如此一来,通过这一方式,便有利于学生在享受校外活动的同时做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不过在衔接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之前,两者还必须要充分的了解对方的实际情况,并响应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校内校外教育的有效结合得以推进。
2.发挥优势,提倡互动
当前情况下,因为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所以很多学校和教师过于重视主要学科,而很少就传统民俗文化、综合实践体验课程等展开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但向学生渗透传统民俗文化的教育,有利于学生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增强,所以为了有效的结合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体验活动就是十分有必要的。
对此,学校可以与校外的一些企业或单位作出有效的配合,以此来构建主传承民族文化的体验基地,或者是开设一些京剧体验室、传统剪纸体验室以及书法体验室等等,另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民间的老艺人来到学校,以此来为学生开展有关民族文化的体验活动。例如,学校可以开设“戏剧社”,在这一戏剧社中,学校可以邀请校外戏剧团队或者是戏剧专家前来指导学生,或者是为学生开办讲座,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戏剧社,并在良好的戏剧学习中展现民族音乐的魅力。这样一来,在这些活动或者是体验基地中,学生便可以充分的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进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播,不仅如此,在充分感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增强。而且,这些活动的开展以及体验室的设立也是有效衔接校内外教育的重要体现。
(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组织校外教育活动
学校在组织对学生的校外教育之前,还应该提前展开与校外教育人员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同时,校外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充分的了解前来参与活动的学校,特别是要掌握好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等[2]。不同学校采用的教育方式不同,所以在实践活动中,也会提出不同的需求。所以校外教育活动不可以采用统一化的方式,而应该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校外教育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少年宫或者是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利用这些活动中心中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眼界。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少年宫可以开展青少年“单片计算机学习应用”实践教学活动和少年电子技术普及等教学实验活动。基于这些活动,学校需要充分配合,并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在丰富多样的校外活动中初步的认识到与电子科技相关的知识,进而促使自身能力的发展。
(三)重视校外教育机构建设和人员培养
要想有效的衔接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还必须要在建设校外教育机构方面做出充分的重视,并致力于对高素质校外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如在城市青少年宫的建设方面,就应该引起重视,强调围绕青少年宫的建设来做出对其他文化和活动中心的拓展,基于此,便有利于学生实践活动资源的丰富化。另外,还需要严格管理和规范好青少年宫的内部建设,并强调与学校的联系和交流,这样一来,才有利于青少年宫与校内教育的有效配合。与此同时,还应该大力培养好校外教育工作人员,因为在有效衔接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过程中,校外教育工作人员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此,就必须要强调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并积极建构出合理的工作人员结构队伍[3]。这样一来,才有利于校外活动科学性的增强,进而使校内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加充分的满足。
总结
总而言之,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衔接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这也属于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所以,学校就应该重视建设校外的教育机构,并强调校外教育作用的发挥,有效衔接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使学生可以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了解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学会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校外去,进而促使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林子雄. 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有效衔接与有机整合[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9):3-3,5.doi:10.3969/j.issn.1004-8502.2016.09.002.
[1] 张春玲. 义务教育新常态下校内外教育衔接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18,(015):P.28-31.
作者简介:吴志玲(出生年份,1979--12--3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北邯郸,职务/职称:中学二级,学历:本科,单位:浴新南小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单位所在的省市和邮编 :河北省邯郸市05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