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与其把儿童当作天津鸭儿填入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由的去开启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我们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培养友爱、勇敢、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品德行为等方面的一系列教育行为,却忽视了能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自信心。自信心是儿童个性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自信心的培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词:幼儿;案例;自信心
案例背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与其把儿童当作天津鸭儿填入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由的去开启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我们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培养友爱、勇敢、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品德行为等方面的一系列教育行为,却忽视了能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自信心。自信心是儿童个性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自信心的培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所谓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认识和评价。自信心强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能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大胆尝试。在幼儿园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甚至很多方面不如别的幼儿,往往表现在活动中不敢主动地要求参加集体游戏活动,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面对新事物、新活动常常害怕、退缩等。是什么原因造成幼儿缺乏自信心呢?自信是人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认识和积极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如果缺乏自信,就看不见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总是不如别人,成功欲望较低,就会消极被动,对能够完成的事也会半途而废。
案例描述:在学期刚开始的一次手工活动中,我发现大多数孩子都兴致勃勃地在剪纸。只有辰辰一个人坐在位置上,呆呆地看着剪刀。我轻轻地走近他:“辰辰,怎么了?”他看了我一下,又看了自己手中拿的手工图片:“我不会剪,我害怕小鱼会剪破。”我笑了笑,抚摸了一下他的头:“辰辰,你很棒的。老师相信你能行的。你不会将小鱼剪破的。”辰辰听了之后便开始动手剪了。
在活动结束后,我特地看了辰辰完成后的作品。向他竖了一个大拇指:“辰辰我们把小鱼红烧了,好吗?”他笑了,流露出成功的喜悦。从此以后,辰辰对手工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期快结束时,我逐步发现辰辰的剪纸已经非常棒了。一幅手工作品几乎没有什么剪破的地方。
案例分析: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未来成就的大小,其决定作用的是情商。而高情商的孩子具有自信、好奇、自制、有毅力和合作性强等特点。在这其中自信最重要。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在本案例中田鑫又是一位内向、胆小而又怯乏自信的孩子。因此,教师用引导和赞美等方式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树立幼儿的自信心,且体验成功是儿童产生自信心的源泉。
案例反思:那么,如何为幼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提供成功的条件和机会呢?
1.关爱幼儿,多以赞美和微笑鼓励幼儿,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鼓励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催化剂,是帮助幼儿形成自信心的重要手段。每个孩子都需要鼓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温情、喜欢、关怀、尊重、认可、爱抚称为积极的关注,并把它看作是人类普通需要和自信的源泉。特别是孩子,他们每做完一件事都非常渴望得到成人的认可。由此可见,成人的评价对孩子自信心培养有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我们要善于运用赞美和鼓励幼儿。
例如:在孩子在手工过程中,说“你真棒”、“我相信你能”或对以微笑来肯定、鼓励幼儿。千万不要以“你真苯”、“你怎么干什么都不行啊?”等语言来否定幼儿。在制作结束时,要及时肯定幼儿,并以建议的方式指出不足。这样既为幼儿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又培养了幼儿自信心。
2.从日常生活中提供幼儿成功的条件和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鼓励幼儿自己能够做的事尽量自己做。例如:午睡起床后,我们鼓励幼儿自己穿衣服、穿鞋子、自己叠被子等。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幼儿正确方法,而不是包办、替代。也许刚开始幼儿小手不是很灵活,衣服穿反,被子叠的不整齐;也许幼儿在午餐时不会独立进餐,桌上都是饭;也许幼儿在幼儿园里不会自己收拾玩具但这些都是在学习过程中让幼儿初步体验到“我能行”、“我可以”、“我很棒”、“我会做许多事情”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对自己能力的认识,这也是让我们更好地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的机会。
3.教师、家长共同努力,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家长在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性和方法,取得家长的认同及配合,结合家长反馈的信息共同探讨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和方法。家长要懂得尊重和信任幼儿,要结合实际水平提出要求,不能操之过急,期望过高,以致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心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使我们发挥天赋和才能,而拙劣的方法阻碍才能的发挥”。自信心的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要真正实现这种教育的价值,就必须从儿童生活的具体问题出发,让幼儿在具体的生活中体验自己的感受和变化。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和家长应充分认识自信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保护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人人拥有自信。
参考文献:
【1】杨敏.让幼儿在自信中成长[J].基础教育研究,2017(8):86-86.
【2】李瑾.稚语心声活动让孩子更自信[J].科普童话,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