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6期   作者:戴斌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问题也日益被重视。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问题也日益被重视。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正确的价值选择是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学虽然是理性学科的教学活动,但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有意识有策略地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策略分析
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能力和品格素养都处在初步培养的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各学科共同的课程标准要求,只是在具体细节方面存在差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挖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内容,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渗透,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意志的形成。
一、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进行引导渗透
         小学数学教材本身就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比如学科体现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就是学生需要培养的认知能力,还有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息息相关,也可以成为德育引导的重要途径,另外学科本身体现出来的对称美和形象美等艺术美感,数学发明的过程,数学家本身的人格魅力都可以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素材。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引导渗透,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圆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解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故事,在与欧洲同时期对比中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长期的数学发展史中,我国的数学史发展过程和数学家爱国爱民的情怀素养都是不可忽视的德育教学资源。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这些资料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激发他们认真学习,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另外,很多教学内容本身也富含丰富的德育内容,从元角分的学习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爱护人民币的意识,从时分秒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珍惜光阴,从植树造林的解决问题中提升环保意识等等。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理念,重视对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除此之外,数学知识本身蕴含的美学因素也应该被重视和引导,抽象美、对称美和平衡美,还有在数量和空间变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立统一等哲学观点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体验,并进行分析讨论,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实现良好的德育熏陶。
二、利用教学中的实践参与,进行引导渗透
         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数学学科在各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都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实践参与。

学生的实践经历和认知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已经明确实践决定着思维认知。由此可见,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升不仅需要优秀精神文化的带动作用,也需要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才能逐步深化为个人素养。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可以从这方面入手,通过言行举止的模范带动作用和对学生行为实践的规范引导,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对学生德育认知的有效渗透。
比如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正确认识团队的作用和价值。又比如在进行作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严格要求,书写干净整洁规范,面对疑难问题能够仔细思考和认真分析,不轻易放弃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还可以通过严格的作业审批和评价发挥监督促进作用。学生在长期的习惯养成过程中能够逐步认识到这种行为规范带来的高效学习效果,进而提升认可意识,并不断规范自身行为。除此之外,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是权威和模仿的对象,更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德育影响。比如端庄的仪表,严谨的教学态度,真诚的待人举止,得体的语言表达和规范整洁的板书都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产生积极的模范效果。总之,听其言、观其行这两方面都要做好,学生的德育素养才能得到全方位的有效渗透和培养。
三、利用课外中的实践活动,进行引导渗透
         课外活动也是小学数学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实现更好的学科学习,促进全面发展和进步,也是进行品德渗透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参与活动,树立生活化的数学认知,在参与过程中提升德育水平。
比如在统计表制作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学校、班级的图书数量进行统计归纳,并计算出生均图书册数,并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建言献策。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创新务实的优良品质。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环境,进行各种社会调查,在丰富认知视野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选择,类似去调查交通规则遵守情况,城市污水排放情况等等,充分体会数学的社会应用价值,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数学学科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活动中可利用的德育素材,从学生的具体特点出发,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思想道德的引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品质素养。
参考文献:
[1]数学学科德育渗透问题的分析[J]. 李荣.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02)
[2]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性探究[J]. 顾争光. 内蒙古教育. 2019(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