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语文线上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6期   作者:熊 国
[导读] 本文针对在语文线上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不够的现象

          【摘要】 本文针对在语文线上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不够的现象,从关注抗战疫情,开展爱国教育、关注精准帮扶,渗透关爱教育、关注感恩亲情,开展孝敬教育三个方面论述了语文教学传授专业知识要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的观点。
         【关键词】线上   语文   德育
        
         当前,因受新冠疫情影响而开展的语文线上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德育教育难于渗透和落实。而语文教学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现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那么,作为语文学科,如何在线上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呢?
         一、关注抗战疫情,开展爱国教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语文学科,家国情怀永远是教书育人的一个主体。对此,笔者充分认识到当前的疫情抗战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鲜活的现实版爱国主义教材。
         在上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时,笔者将书本知识与现实题材相融合,从欣赏中华美、爱国人物故事会、爱国诗词朗诵会、爱国名言展示会、爱国歌曲音乐会、爱国行动我担当等六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认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无数医护人员连夜奔赴湖北,坚守初心,逆行而上,为人民百姓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引导学生懂得个人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道理。精心组织学生网上讲抗疫人员故事,写抗疫诗歌和爱国名言,唱爱国或抗疫歌曲,将其录制成音频或视频,传到钉钉群中,与同学们分享,真正激发学生从内心中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责任感,让他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写好中国字、说好中国话、做好中国人做起,积极进取、勤学善思、乐于奉献、遵规守纪,做一名爱国的学生,做一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学习的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爱我祖国!
         二、关注精准帮扶,渗透关爱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上来,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精准扶贫的对象是弱者,是不幸者,需要给予温暖、关心和帮助。


         在学习《老王》拓展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环节时,笔者将书本知识与精准扶贫工程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在网上了解中国目前550多万贫困人员的现状,在自己的身边了解那些像老王一样遭遇的人;组织学生结合本村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情况,在网上开展自己家乡和周边的人群发生了哪些变化的讨论活动。同学们有的说,我是精准扶贫户,我享受了扶贫助学政策;有的说,我们村的李叔在国家的资助下建成了新楼房,享受产业扶贫和医疗保险政策;有的说,我们村黄叔从上海回村带领村名致富脱贫,因为他是受了别人的帮助才走出了农村,现在要回报这个社会,要传承感恩精神;组织学生写关爱他人倡议书,写个人体会感悟,写事迹广播稿,并自己当播音员,播诵录音,传到钉钉群中与同学们分享。笔者推荐好的作品由学校送到学生居住的村委会里播报,让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自豪感、成就感和责任感。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说过,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笔者就是通过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来培养学生树立关爱和感恩的意识和情怀,让人学生懂得“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心存善良仁厚之意,胸怀平等博爱之念”的道理,引导学生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
         三、关注感恩亲情,开展孝敬教育。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乃中华民族的美德。所以,一切事情要从孝开始做起,从感恩做起。
         此次疫情期间,父母一直在陪伴着孩子在学习,其中有着许多的酸甜苦辣难以言表。在上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时,笔者仍然将书本知识与父母陪伴学生学习这一现象相融合,在网上开展孝亲敬老活动。首先是辨识孝行,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孝敬”的名言、警句、俗语、古诗词句、美文故事和歌曲,观看孝行视频,了解“孝”文化;接着是践行孝道,组织学生在家向父母了解自己降生的事情,听父母长辈讲述自己成长过程及关爱自己的感人事例,向父母长辈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将自己的学习用品费、教辅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等。组织学生“五一”期间,写孝行倡议书,写亲情作文,为父母送上一杯茶,帮父母洗一次衣服,向父母深鞠一躬说一句真诚的问候或祝福,用歌声、舞蹈、诗朗诵或小品等形式为父母表演一段节目,为父母送上一份自己亲手做的礼物,给父母一个轻轻的吻,为妈妈捶一次背、按摩一次腿,洗一次脚或陪妈妈散一次步,帮父母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给母亲写一封感谢的信等孝亲敬老竞赛活动,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互动,真诚践行孝道,从活动中读懂父母的辛劳和期望,学会关爱他人,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传统美德,并要求学生们将作品拍照拍录音拍视频上传钉钉群中,与同学们分享。笔者从中选取优秀者做成美篇,传到工作群和家长群中,受到大家的高度好评。
         总之,语文教学如果纯粹离开了德育渗透,就背弃了语文这门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原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要语文教师在线上教学环节中,将某个教学环节进行拓展,开展德育教育渗透活动,语文教学就会“润物细无声”落实德育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资料:《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