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故事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6期   作者:孟亚娜
[导读] 儿童故事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摘要:儿童故事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学生阅读儿童故事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激发自身的想象力,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能够通过故事表演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增强表现自我的勇气。能够通过哲理感悟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获得深刻的思想教育。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儿童故事的运用能够有效拓展课堂教学形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从情境体验、节目表演、哲理感悟等方面来论述儿童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关键词:儿童故事  低年级  小学语文  运用方式
         在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心里还不够成熟,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在课堂中难以集中精力配合教师的讲解。同时,学生的思考能力相对不足,对于很多的知识点在理解上存在较多的困难。这些问题都容易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正常开展造成阻碍。而儿童故事中有着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画面,通过对儿童故事的有效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灵活思考,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儿童故事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方法。
         一、情境体验,感受想象乐趣
         在低年级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主要以记忆字词为主,很容易产生枯燥的感觉。而儿童故事中有着很多有趣的情节,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发挥想象力能够感受到丰富的阅读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情境体验的环节,让学生抓住文本中的想象要素进行生动的感受,获得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学习情趣。
         例如,在学习《小马过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来感受阅读的乐趣。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直接将马从动物转化成人物,赋予马人的思想。学生能够将小马和老马的对话对接到现实生活中孩子和父母之间对话的场景,感受到老马对小马的关爱和鼓励。对于“小马驮起麦子,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等描写,学生可以加入细节尽心想象,想象到小马有着健壮的四肢,小河中水流湍急,还有着几条小鱼在欢快地流动。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想象力给文本增添很多的细节,充分感受故事的生动和奇妙,获得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节目表演,增强协作能力
         低年级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需要和其他同学保持亲密良好的关系,不断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集体意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只能在自己的座位上进行独立学习,相互之间缺少交流,学习氛围沉闷。

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儿童故事进行表演,学生能够相互之间进行协作,进行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
         例如,在学习《青蛙卖泥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故事表演,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课文主要讲述的是青蛙从想卖泥塘到舍不得卖泥塘的过程。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青蛙、老牛、鸭子、小鸟等动物。之后,学生可以对自己选择的动物进行模仿。比如,模仿青蛙蹦蹦跳跳的样子,鸭子缓慢行走的样子,老牛粗糙的说话声。在表演中,其他学生还可以进行场景布置,增强节目的逼真性。在这样的故事表演中,学生之间能够相互进行合作,在故事情节不断地进展中体会集体协作的重要性,从而增强自身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三、哲理感悟,获得深刻教育
         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心里还不够成熟,对于学习和生活缺乏良好的规划。这就需要教师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挖掘而用故事中的哲理,学生能够借助生动的情节,联系现实生活,深入地体会到故事中的哲理对自身的重要指导意义,从而能够针对性地改变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例如,在学习《揠苗助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哲理感悟获得深刻的思想教育。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学生能够知道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农人为了禾苗能够快速生长而对禾苗不断拔高,造成禾苗干枯而死的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农人为什么会采取这样错误的做法,我们在学习中有没有像农人一样的行为?学生能够体会到农人急于求成,忽视了事物发展的正常规律。自己在学习中有时候也会为了贪图快速完成作业而抄袭答案,不认真思考。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和生活?学生能够体会到脚踏实地,积少成多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哲理感悟,学生能够深入挖掘儿童故事中的深刻哲理,从故事中获得启发,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儿童故事中有着丰富的教学要素,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文本中的想象要素进行生动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对儿童故事进行表演,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哲理感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多方面教学措施的实施,儿童故事中的丰富教学价值能够被极大地挖掘出来,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贾雨欣;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儿童文学选文的合理性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徐冬梅;构建基于儿童的独立学科体系——从小学语文教材说起[J];人民教育;2010年06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