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初探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6期   作者:祝洁
[导读]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学校教育,父母应该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目前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与城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家庭教育的内容、实施途径和方式方法以及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等方面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农村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因此,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 农村小学生 健康成长
         一、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家长,家长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但现状并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重“智”轻“德”观念
         正确的教育观应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家庭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智育,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杜威曾言:“教育历程本身以外别无目的,它便是自己的目的。”[1]蔡元培也在他的教育著作中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份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2]而农村的一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导致了行为习惯极差,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学期,我班新转来一位同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但是,这学期他在班上三次偷同学东西,经老师教育屡教不改。班主任多次打电话告知家长,并与家长面谈,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学生家长只注重孩子成绩,忽视了德育的培养,认为将来只要能考上大学就算是出人头地了。家长重“智”轻“德”观念导致学生发展的片面化,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育事关学校,与己无关”观念
         家长十分依赖学校,缺乏明确的家庭教育意识,缺乏家长应承担的教育责任意识。有的家长以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或是以忙着挣钱养家为由,觉得教育与自己无关,学生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学校。自己能做的就是给与学生在生活上的支持,每天送学生上学,将他抚养成人,教育就交给老师。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的一句话是:“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了,一定要好好教育啊。”农村的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一年回家一次,很少在孩子身边。对于孩子的教育,他们也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于学校老师。殊不知缺乏家庭教育的大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都不好。这学期刚开学,我们班就有一位学生经常不做家庭作业,学习成绩也不好。在与家长的沟通下,家长认为他们把学生交给了学校,教育就是学校的事。他们每天要忙着做农活,无暇顾及学生的作业。就算有空的时候也只是简单问一句作业完成情况,不会翻看学生的作业本,更不会辅导孩子做作业。小学生缺乏独立自主和自律意识,由于缺乏家长的有效监督,学习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学习效果差。
         (三)“读书无用”观念
         当今的农村地区,由于生活条件相对滞后,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即使能考上大学,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昂贵的大学学费也会成为孩子求学之路的拦路虎。更何况现在大学生就业不太容易,即使找到工作,也只能走上为别人打工的道路。他们认为读书对于以后会使农民的子女来说,没有多大的用处。他们就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放任自流,不管不问。他们不渴求孩子上大学,也不奢望孩子靠读书学知识发家致富。

他们认为只要让孩子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就算不错了,有的家长甚至希望子女快点长大,初中毕业了就可以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了。六年级班上有个学生杨洋,性格强势,几次顶撞老师,学习成绩差。班主任与家长的面谈中得知,他是一个单亲家庭,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不在乎,不奢求自己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大学,就算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还是会面临就业困难的局面。相反,认为家里缺少劳动力,希望杨洋能尽快完成义务教育,回家帮自己种果树。学生在家长的这种错误认识引导下,学习上进心受挫,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很难继续克服前行。
         二、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家长素质
         学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提升家长素质。注重内容,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提升农村学生家长素质的规划和方案。上学期,我校依据家长的实际需要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我校地处水果之乡,大部分家长都是种植水果大户,农忙时间比较集中。我校充分利用农闲时间,通过家委会定期组织家长来校学习。与此之外,我校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了灵活多样的的家长学校授课形式。这学期,我校召开了优秀班主任李霞老师的专题讲座、优秀班主任到家授课,到村授课。在活动中,班主任与家长相互交流育儿经验,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家校互动营造高效活跃氛围,努力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教授学生家长家庭教育的方法,从各方面促进农村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这学期我班的邱宇坤同学上课经常迟到,学习习惯差,有时还去网吧打游戏。与他家长面谈,他家长表示自己小学毕业,没读过什么书,没有什么文化。农忙的时候做农活,空闲的时候就去麻将馆打牌。他认为通过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每年家里的果树收益也有十几万,读书也就没有多大的用处。通过学校家委会多次召开家长会后,他逐渐转变自己的教育认识。从之前对孩子教育的不闻不问逐渐转变为关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他现在每天都要辅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对孩子打游戏的不良习惯进行及时纠正。这学期开学到现在,我看到了邱宇坤的点滴进步,学习上不仅有了提高,行为习惯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二)多渠道保持家校联系,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班主任适时对个别家长进行辅导,以提高农村家长素质。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容易倒塌。我校一直以来,多渠道与家长保持联系。班主任利用电话,校讯通,班级微信群、家访等形式,拓宽家长的的教育思路,使他们的教育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富有成效,通过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从而转变为对学生的间接教育。
         这学期,我班韩佩巧同学开学之初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询问她不做家庭作业的原因,她保持沉默。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她家家访才得知,他父亲这学期刚开学就出了车祸,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又体弱多病。懂事的她放学回家后帮着家里做农活,因此耽误了学习时间。我针对她的情况,利用下课时间,我辅导她做完一部分家庭作业。放学回家后,我告知家长,让她陪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有时候,我与家长建议,让她与孩子同时做作业,与孩子共同进步。通过一段时间,她每天都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对学习越来越有兴趣。半期考试后,她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并且在班上名列前茅。农村地区,家长素质偏低条件下的农村家庭教育需要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关注,努力创建优良的家教环境,切实提高家长素质,优化农村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农村家庭教育的作用,并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村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育人的目的,促进社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10.
[2]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