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培养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6期   作者:郭晰
[导读] 对学生进行审美培养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摘要:对学生进行审美培养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文学体裁,极富艺术感染力,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古诗词是小学语文重要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美育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教学;美育培养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史上的璀璨明珠,具有优美的艺术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效的古诗词教学,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可以实现良好的美育培养。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受应试思想比较严重,对学生的教育仅停留在诵读和初步理解。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中的美学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一、进行朗诵和吟唱,感受文体之美
         古诗词的语言表达具有明显的凝练精简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通过简短有限的词汇勾勒出回味无穷的意境之美。这是因为古诗是按照乐曲的韵律节奏来进行遣词造句的,讲究对仗工整,平仄押韵。在古代,诗歌主要是用来吟唱的,很多名家大师的作品就是这样流传开来的。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朗诵和吟唱,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和形式美,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表达和情感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比如在《清平乐·村居》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专业的相关诗歌内容的吟唱视频,或者是自己朗读给学生听,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种形式美和意境美,然后教师给学生提供时间,让他们进行反复的吟诵活动,注意停顿和语调方面的变化,慢慢地去去品味这种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和意境之美。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有肢体语言的配合变化,表演性质明显。这样的学习方式更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有利于减少和古代文学之间的距离感和陌生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可能。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是一个逐步培养,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除了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之外,还要努力将其引入学生的课余生活。比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欣赏《经典永留传》这样的文娱节目,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师还可以组织诗歌朗诵活动,引导学生多表达、多体会,不断提升语言审美能力,全面促进诗词素养的进步。
         二、引导想象和联想,体会意境之美
         审美体验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审美主体借助生活经验和阅读能力对审美客体进行再创造的一种思维活动。古诗词言简意赅,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活动,对诗词用语,对诗词内容,对诗词画面都要有个人的探究体会,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理论灌输和内容灌输,这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切实感受古诗词魅力和乐趣的必然选择。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过程,全面感受意境之美。
         比如在《清平乐·村居》的学习活动中,这里面的遣词用句十分讲究,力求达到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完美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感受其语言运用之美,想象其中的画面和内容,“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去感受主人翁生活环境之美,低矮的茅草屋,清澈的河流,碧绿的青草,一派自然祥和之美,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去想象白发翁媪用江南方言进行日常交流的画面,喝酒谈笑,体会他们愉悦满足的心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更是短短数语勾勒出了三个人物的不同画面内容,展示幸福美满的农家生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如身临其境一般,和作者一起见到了这场景,带来美的熏陶。
         三、注重情感的代入,升华审美感受
         古诗词中的情感美也是学生需要体会和继承的重要精神财富。古代诗词都是作者用来传情达意的工具,先天下之忧的人生追求,舍身成仁的爱国主义精神,坚韧不屈的顽强意志,漂泊在外的游子思乡思亲之情。这些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确实很难理解和体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代入的方法,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去体会这些感情,从而实现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的作用,实现审美教育的升华。
          比如在《墨梅》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普及作者的身份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帮助学生去理解墨梅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淡”“清”是作者坚持自我的精神和品质,至于世人所认为的“好颜色”,根本就不是作者的追求和向往。这样学生能够对托物言志这种表现手法产生更加全面的理解,潜移默化中也受到作者正确价值选择的熏陶和浸润。
         总之,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是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启蒙的重要途径,在审美能力培养等核心素养提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育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提升古诗词理解和感受的能力,进而实现全面而有效的美育培养,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促进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探讨[J]. 葸金凤.课程教育研究.2017(38)
         [2]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美育研究[J]. 刘丹.新课程(小学).2016(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