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英语运用能力,是人们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技能之一,在日常的生活交际中随处可见.小学生正处在英语初始阶段,需要奠定良好的语言能力基础。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师们都在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英语;作用;策略
英语是小学阶段基础且重要的学科,其教学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时,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也面临着一定的客观困难,缺乏天然的语言基础,面临语言理解和识记的困难,以及教学方法的单一等多种因素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游戏教学理念实现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有效融合,为教学活动带来新的活力。
一、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用
游戏教学法就是把教学内容和游戏形式有效结合起来,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这就轻松解决了学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带来的教学问题,同时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中,更有利于实现综合感官的有效运用,充分挖掘学生思维认知潜力。另外,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本身就是在一定的环境背景中进行综合运用的,而游戏教学法集知识性、趣味性、竞争性、情景性等于一体,能够使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展开学习活动,实现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提高其应用实践能力。最后,游戏教学法密切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改变了学生被动理解和被动接受的状态,在游戏活动的自主探究中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身体素养、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不断进步。
二、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虽然游戏教学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要切实发挥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良好的游戏教学专业素养支撑,否则容易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教师对游戏的选择和设计以及开展过程也必须做到科学有效,这样才能实现理论联系实际,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以下将对游戏教学的应用策略问题进行分条论述。
(一)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游戏形式
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先做好相关的备课工作,这样才能实现教学活动有条理、有目的地呈现。英语教学涉及到词汇学习、阅读学习、写作学习等很多方面的内容,不同的学习内容需要不同的游戏形式来配合。同时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兴趣爱好也会逐步发生变化,喜欢的游戏类型也会发生变化。教师的游戏选择和设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认真分析学情特点,使游戏教学切实发挥实效作用。
比如在新词汇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抽取相关的词汇卡片,进行发音联系,从而实现知识理解和巩固的目的。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通过青蛙跳的游戏设置,让学生对荷叶上的字母进行认识和记忆。这样的游戏形式对小学中低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是随着学生进入高段学习,对这样的游戏形式习以为常,就很难再实现良好的兴趣激发效果。这个时候,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自我表现欲望增强,希望得到更多的认可和肯定。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竞争性明显的比拼活动,以激励政策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又比如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情景创设,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展开学习活动,学生之间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身临其境的氛围熏陶,将文中语言内容以主人翁的口吻进行复述表达,从而提升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深度。在这样的活动参与过程中,学生能够实现对文本内容由表及里的认识,全面提升英语文化素养。
(二)观察学生表现,进行恰当指导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尚处于初步培养阶段,其行为表现依然会受到外界环境的深刻影响。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问题就是教学与游戏相分离,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被游戏吸引,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必须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时又要发挥好指导监督作用,保证游戏教学活动地科学有序进行。因此,教师需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恰当的指导和规范,发挥游戏教学的功效。
比如在"传语"的游戏活动中,教师会将所说英语内容悄悄告诉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学生们依次往后进行语言传递,直到最后一个学生进行复述,然后教师进行答案揭晓并给予点评。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学生被其趣味性吸引,故意进行错误的语言传递,导致后面学生的语言练习脱离教学本意。教师必须强调游戏的规则性和目的性,引导学生回归到学习中来。另外,教师也要合理把控学生的游戏时间,和其他教学环节有效配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总之,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优化教学步骤,落实新课改要求有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游戏教学的专业素养能力,能够结合学情特点进行科学地设计和有效地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浅析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吴琼.考试周刊.2016(72)
[2]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法的策略研究[J].李香玲.校园英语.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