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导学,翻转初中英语课堂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6期   作者:张调和
[导读] 微课导学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主动性,培养自我整理能力

         摘要:微课导学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主动性,培养自我整理能力。本文初探该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听说课、复习课的运用,挖掘微课的教育功能,探讨微课导学辅助初中英语教学的优势、可能性及实践形式。
         关键词:微课;导学;翻转课堂
         微课导学是翻转课堂得以高效实现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思想就是翻转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创建微视频供学生学习,学生到课上展示学习成果以及互助解答困惑最终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
         一、微课导学的优势分析
         (一)家校互助促发展
         教师设计微视频并提供在线辅导,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利用网络在线学习不仅便于学情反馈和统计,也更利于家长的参与和监督。家长通过观察学生学习微视频的情况可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自主学习提效率
         微课导学试图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低效的困扰,倡导先学后教的自主学习。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重要参与者。由学生自主选择微视频以及自主决定学习进度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课堂互助显效果
         微课导学能促使师生间高频率地讨论,教师的角色也转变成指导者。从知识传授与互动的课堂空间扩大至网络空间,实现教学对话的多极化,扩大了传统意义上“教”与“学”的空间。微视频随时随地可以交流的特点使学生的第二课堂建设成为可能。
二、微课导学的必要性
(一)学生新兴趣
         学生喜欢上网和玩手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既然学生这么喜欢,何不顺势引导,取其精华呢?教师可用微课平台架起沟通和学习的桥梁,力求转移中学生上网和玩游戏的兴趣。
         (二)教师新境界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真正走进学生世界的教师才是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借助微课平台,教师在成为学生学术权威的同时,也成了信息交流和生活交流的引导者。
         (三)作业新范式
         微课导学翻转课堂回归教育本真,让学生自主学习先行。学生根据教师录制的视频进行自学并完成预习检测题,提交给教师。教师了解每位学生掌握的程度后,在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另外,教师可以把优秀作业传到微课平台,供学生一起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有了后备力量,学习更有动力。
         三、微课导学的实践探索
(一)微课导学在阅读课中激发学习兴趣,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微课辅助教学,既有声又有像,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理解、掌握知识并去体会过程中的乐趣,实现“苦学”变“乐学”。众所周知,学生观看微视频素材学习,远比听教师用贫乏枯燥的语言灌输有效。
    新标准七下M6U2的阅读课中,教学目标之一为学生能说出伦敦的部分景点。

景点名称的朗读是难点,如果没有课前预习,课上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解决朗读问题。此外,学生对景点的了解非常有限。如果没有相关背景知识介绍,将错失一次极好的文化渗透机会。再者,本文的句型及内容对于初一学生而言比较难,很容易让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课堂时间有限,开课教师巧妙地将难点及阅读技巧进行融合,借助微课导学,提前解决学生生词的朗读问题,提前渗透文化背景。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自己调控速度,减轻阅读压力。
         该微视频中,教师利用丰富的图片介绍伦敦景点;跟读景点名称,扫除朗读障碍,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课堂中,教师设计了抢答任务检测预习效果。学生兴致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原本非常难读的名称在积极学习的心态下,迎刃而解,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
(二)微课导学在听说课中激发学习主动性,为高效课堂添砖加瓦
         只要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表现出的潜质将远远超出教师的预料。因此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点,同时把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
         如新标准英语七上M6U1听说课中,为了兼顾听力技巧的训练和说的能力的培养,笔者决定录制微视频,提前解决学生的词汇障碍,翻转出高效英语听说课堂。
         本微课安排如下:处理相关生词的音形义和简单句型。此外,笔者结合学生喜爱游戏闯关的特点,在微课最后设置了闯关活动,学生结合自己的水平自主控制速度,课堂上则着重开展听说和交际活动。
         运用微课导学可以巧妙地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的教学、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及其应用和迁移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微课讲解过程中运用的语言基本来自于课文的目标语言,由此有效地进行语言渗透,随微课潜入“心”。
         (三)微课导学在复习课中培养整理能力,为高效课堂锦上添花
         翻转课堂最大的改变是让学生提前完成原本全在课堂中完成的题目,教师课堂中的任务就是检查学生自学和题目完成情况,这种转变在复习课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其中课堂上的组内合作是关键,后进生和优等生都能同时受益。小组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面大大增加。
         在新标准英语七上M2的模块复习课中,学生复习目标为:整理本模块中的称呼和介绍全家福所用到的方位词等。
         笔者根据复习目标制作的微视频中包含三个任务:
任务 1: Collect the words and phrases about family members
任务 2: Collect the phrases of prepositions
任务 3: Act as one of your family members
         微视频中,笔者带领学生整理模块知识,并明确第二天课上表演。从学生的精彩演出可知本节课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微课导学允许学生课堂上做主角,我们能真正欣赏到学生的创造力,如图所示:
         
         四、小结
         微课导学可以促成师生角色互换,浅层的知识点在预习和组内讨论中解决,学生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较难的任务。微课导学的理想状态应能提高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效果,引导课内的交流和提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在这条微课导学翻转初中英语课堂的路上,期待着自己能渐行渐悟,渐悟渐远,渐远渐明,最终实现华丽转身,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2011
[2]于萍. 浅谈“视频导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
[3]官芹芳. 可汗学院翻转课堂[J].上海教育,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