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6期   作者:张良
[导读] 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缺乏应有重视,缺乏稳定专业的教师队伍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缺乏应有重视,缺乏稳定专业的教师队伍,缺乏系统深入的学习活动等现象。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游戏趣味化、网络智慧化、家校合作化、生活常态化、教学专业化等举措,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其美的体验和鉴赏能力,提升其艺术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动手能力
         美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它的划分有多种,一般包括四大门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现代有些学者也把其它的归纳入这个门类,例如书法、摄影等。“美术”一词在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但是当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缺乏应有重视,缺乏稳定专业的教师队伍,缺乏系统深入的学习活动等现象。
         一、小学美术教学现状
         (一)缺乏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应有重视。当前小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父母望子成龙心切。部分父母对孩子要求甚严,小学生不仅面临学习压力,同时也面临各种艺术学习压力,小学生常常奔波于各种学习辅导班儿的路上。家长更多的是希望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这样片面重视文化课而忽略美术教育,忽视全面发展过程中学习质量和学习成效。
         (二)缺乏稳定专业的美术教师队伍。美术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美术教育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和品德,同时也可以滋润和营养人的心灵,但是当前专业的小学美术教师比较缺乏,大部分小学美术教师是由其他校外教师兼职代课或是专业不相符的教师临时代课。另外,由于现在经济运行当中,辅导班教师工资待遇普遍偏高。因此,部分专业能力较强、教学水平较高的美术教师会流入市场辅导班当中,因此导致小学美术教师队伍不稳定,不专业。
         (三)缺乏系统深入的美术学习活动。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的手段,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美术属于一种感官体验的课程,在小学教育当中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也缺乏明确而又具体的教育评价体系。因此,部分教师在授课当中往往容易主线教案设计不合理,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加之,小学生用于专门学习美术课程的时间和精力都相对较少。因此,美术学习活动缺乏系统性和深刻性。
         二、小学美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策略
         美术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大的方面说,它可以大体分成观赏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两种类型。 从观赏性艺术来讲,它主要包括绘画和雕塑两大类。而绘画,由于它使用的物质材料和工具的不同,又可分成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素描等画种。雕塑也有圆雕和浮雕等多种形式,所用材料则有石、木、泥、石膏、青铜等。实用性艺术同样包括两大类:工艺美术和建筑。中国国内外对工艺美术这个概念的理解虽有不同的看法,但按照通常的说法,工艺美术包括了传统手工艺品、现代工业美术和商业美术三大部分。因此,可以尝试采用游戏趣味化、网络智慧化、家校合作化、生活常态化、教学专业化等举措,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其美的体验和鉴赏能力,提升其艺术思维品质。
         第一,游戏趣味化。游戏是少年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色彩之一。

每个儿童都是在游戏的陪伴下,能力逐渐增强,视野逐渐开阔,语言逐渐丰富。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当中,美术教师可以引入趣味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和教育。例如,在执教江西秘书出版社的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中《画同学》课程是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学生的画像,然后以游戏精彩的方式比赛,谁画的最生动形象并为画的最优秀的五位同学颁发小礼品和奖状,激励学生热情参与其中。
         第二,网络智慧化。当前,在网络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寸步离不开网络,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我们的交易更加便捷高效。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当中,美术教师可以借力网络中的精彩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制作各种美术小作品,丰富学生的个人视野,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执教小学美术江西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的《框住记忆》,课程时,就可以使学生利用网络制作相框的各种视频资源,自己动手制作一份独具匠心的创意相框,使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享受到创新创意的乐趣。
         第三,家校合作化。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在学生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庭和学校只有长期密切合作,才能保障教育的有序衔接和融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有协调合作,共同育人才,能真正将教育效率最大化教育资源最优化,让美术教育释放最大的教育红利。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工作时,学生的美术教育反刍能力能够在家庭当中延伸,进而保障小学生美术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家庭和学校双方的教育保障。
         第四,生活常态化。日常生活当中有诸多运用美术原理的作品,例如家居装饰、建筑设计、食品造型等等。传统手工艺品如玉雕、象牙雕刻等;现代工业美术生活用品(如花布、陶瓷、家具等),以及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机械的造型和色彩设计;现代商业美术主要是指商品标志、包装装潢和商业广告等。在日常美术教学当中,美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生活学习观察生活中的美术作品,引发学生美的感受和美的想象,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增强美的体验和鉴赏,提升艺术思维和品质。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在执教小学美术江西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现代陶艺》课程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玩弄橡皮泥或是家长做面食时可以主动动手尝试做动物造型或植物造型等,提升小学生日常动手能力,提高小学生日常动手过程中的能力和兴趣,使动手操作日常化、生活化、趣味化。
         第五,教学专业化。教师是保障教学顺利开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保证,只有保障教师充足而又稳定。才能够再此基础上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当前应完善美术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福利保障体系和教师职称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提升教学能力建设,提高教学方式方法研究,拔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技术能力,增强全体学生的动手能力,深入挖掘美术教育的巨大价值。
         美术教育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和品德,同时也可以滋润和营养人的心灵。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多措并举,深入挖掘美术教育的巨大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动手操作日常化、生活化、趣味化,增强其美的体验和鉴赏能力,提升其艺术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薄欣欣.增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20(12):60-61.
[2]符今.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四个维度分析[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0(04):37-40.
[3]王志平.运用创意撕贴添画,提升小学美术教育实效[J].美术教育研究,2020(08):125-126.
[4]马静.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民间艺术熏陶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0(08):176-177.
[5]孙红.小学美术课的轻松教与学——以《茂密的花》一课的教学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07):17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