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体育教学,其教学目标不仅是对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上的要求,还需要关注到学生精神世界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心理素质。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快乐,领悟体育精神,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为其未来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体育教学融合游戏元素能够有效提高课程的趣味性,提升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体育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核心素养;体育教学
小学时期的学生还处在身体发育阶段,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体育课程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活化教学方法,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帮助完成体育教学,彰显体育魅力,良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体育与游戏二者的结合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体育游戏,在游戏中高效学习
(一)课程内容融入游戏元素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体育活动都是比较基础的,没有过多需要记忆的体育知识和复杂的体育技巧,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适当的体育锻炼量,帮助小学生身体的成长和发育。基于这样的教学安排,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定的游戏元素,这样既能够丰富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体育运动的机会和空间,同时又能够让体育课程更为契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度更高,课堂氛围更活跃。借助体育游戏,帮助学生融入体育运动当中,在游戏过程里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巧,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达到让学生在游戏中高效学习的目的。
例如,跳绳这一活动,如果单从运动技巧来说,其动作比较单一重复性高,而且一段时间后很容易为身体带来疲劳感,小学生很容易在学会跳绳后就不愿意参加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们示范花样跳绳。花样跳绳,是在跳绳的基础上融入了游戏元素,使跳绳有了更多变的形式,还可以结合音乐让跳绳变成更为时尚新颖的活动,学生在尝试花样跳绳时可以学习到很多新的动作和技巧,极大地提高了跳绳运动的趣味性。学生们会更加愿意学习跳绳并亲身参与到跳绳运动当中,对于体能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教授其花样跳绳的手部动作,让学生不必长时间蹦跳也能参与到游戏当中。
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调动班级所有同学的运动热情,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体育活动,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投掷实心球是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之一,因此投掷实心球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和技术动作要求相对比较高[1]。由于这项运动的难度较高,所以需要大量的力量练习和平衡力练习。在传统教学中练习投掷实心球时,教师会指导学生一遍遍重复投掷动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反馈和指导。但这样的练习和指导的过程,很容易让小学生感到无聊枯燥。将投掷实心球与游戏元素相融合,则能够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将实心球涂上各种可爱小动物的形象,比如将实心球画成小鸡头的模样,在投掷通道上画出一个个鸡窝。由教师扮演大灰狼,吃掉鸡窝外的小鸡,而学生们要努力将小鸡投入到鸡窝中才算安全。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改变鸡窝的位置,潜移默化地增加练习难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投掷实心球的技巧。
(二)课后整理与体育游戏的融合
体育运动后身体放松过程,可以有效减少运动带来的疲惫感,提升整体运动感受,更有助于帮助学生身体体育健康素质的全方面提升。但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学生由于课程时间临近下课注意力已经不能集中了,导致体育教师很难组织课堂纪律。在课后整理时融入一些游戏元素,可以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保障学生在运动后能有一个很好的放松过程。例如,伸展手臂和肩关节时,教师带领学生们模仿自己是大海里的鱼正在惬意地游泳。模仿小动物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动作,学生们想象着自己是一条小鱼,划动手臂在水中遨游,自然而然起到了伸展手臂,放松肩关节的作用。
二、游戏元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小学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性、拓展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加强体育游戏的整合实践研究,可以为实际的教学训练内容不断增添丰富性元素[2]。首先,游戏元素的融入能够有效提高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其次,游戏环节能够降低传统运动训练给学生身体上带来的疲惫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享受运动过程,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最后,借助游戏元素加深了学生对运动知识了理解,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体育精神。
结束语:
总而言之,游戏元素的加入能够让体育教师的课堂内容趣味度更高,更容易被学生接收和理解,使教师的指导意见发挥出真正的教学作用,促使学生体育学科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以群.体育教学中游戏元素的融合——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J].数码设计(上),2019,(4):249.
[2]吕琴.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整合实践及价值探讨[J].新课程·中旬,2019,(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