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术作品欣赏是小学美术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作品欣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的理解,产生具象的认识。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美术作品欣赏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参与作品欣赏的主动性,充分的实现作品欣赏教学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作品欣赏;展评活动
小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还不具备强烈的自主意识。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对小学生艺术思维的影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对学生长远的发展发挥着持久的作用。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教学能力,结合美术作品,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将美术作品欣赏的方式和技巧传授给学生。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小学美术作品欣赏教学的方式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充分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美术作品欣赏
在多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小学已经将多媒体资源引入到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也成为了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美术教师在进行作品欣赏的教学时,应当充分的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的图像功能,发挥多媒体生动、形象的优势,直观的展示美术作品,为学生感受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作品的表象挖掘作品所表达的深层次内涵和意义。教师运用多媒体带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美术作品欣赏教学的效率。
例如对《吃虫草》的相关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时,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制作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教材中的吃虫草图片,丰富相关图片的色彩,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对吃虫草产生更加形象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检索功能,搜索一些学生的作品,如彩笔画中的吃虫草、油画中的吃虫草、素描中的吃虫草等等。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能够充分的展现作品构图饱满、主体物突出、色彩鲜艳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二、开展美术作品欣赏的专题课程
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作品欣赏教学时应当利用适当的课时来开展专题课程,将美术作品欣赏专题课程作为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专门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学习,构建良好的教学模式。
教师通过专题课程有利于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在课堂学习中专注于对美术作品的欣赏,结合真实的美术作品,培养艺术思维,充分的提升作品欣赏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对不同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比如教授《认识身边的树》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单独的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作品欣赏,将其作为美术作品欣赏的专题课程。在专题课程中,教师要专注于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带领学生欣赏关于树的不同美术作品,在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教授给学生树木常见的构造,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欣赏认识到树的基本构造有根、茎、叶、花等,然后引导学生深入的欣赏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意义如白杨树的大公无私、为行人遮阳的品质。通过开展专题课程,教师能够拥有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表象和内涵进行欣赏,帮助学生养成欣赏美术作品的良好习惯,教授给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欣赏技巧。
三、组织开展美术作品展评活动
展品活动是小学美术作品欣赏教学的重要方式,对课堂教学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欣赏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在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教学时,应当引导学生参与美术作品展评活动,给予学生自主欣赏和评述美术作品的机会,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此来实现通过作品欣赏教学提升学生的评述与创作能力的教学目标,展现教师教学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塑造作用,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学习《添画》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展评活动,将优秀的美术作品和学生自主创作的美术作品作为展评活动的主要内容,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欣赏各种作品的基础上自行添加适当的内容,比如学生在欣赏一幅描绘花的美术作品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花不仅具有色彩鲜艳的特点,还具有一定的香味,这时有些同学就会想到在画中加入小蜜蜂,描绘出小蜜蜂围绕着花飞来飞去的场景,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展示出花的香味。通过展评活动,教师可以在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为学生提供添画的实践条件,充分的将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结合起来。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作品欣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和创造水平,推动学生的文化能力和艺术能力的协调发展,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教师应当重视作品欣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对实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作用,充分的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万华.增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7,(02).
2.李欣.浅谈小学美术课堂美术欣赏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