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6期   作者:周志凤
[导读] 初中阶段的历史所涉及到的内容已经十分的广泛

         摘要:初中阶段的历史所涉及到的内容已经十分的广泛,而这一阶段的学生也开始拥有了一些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这是教师就可以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发展。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创新型的素质人才越来越为珍贵,因为创新能力是核心的驱动力和发展力,无论在哪一门事物中它都是十分宝贵的。那么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就可以通过历史事件对于学生进行引导,来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对当现在和未来的事情进行借鉴。
         关键词:初中历史;创新能力;小组合作;开展辩论;提问教学
         首先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合作,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调动起他们的参与度,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思想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够带动学生思维的活跃度,而不至于产生僵化现象。其次展开课堂上的辩论,历史事件上不乏有十分具有争议的一些事件和历史人物,这时就可以使学生产生自己的思考,发表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意识,形成自己更加客观的态度和观点。最后一定要落实提问的教学方式,以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可以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鼓励小组合作
         以往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一个人进行讲授,学生只需要进行听讲,这样的学习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个人的主观意识。过于被动式的学习往往取得了多么良好的效果,而通过小组合作这种措施,它能够带给学生一种不同于以往学习模式的体验感。在相互作用之下,更好地参与到知识的讨论过程中,那么他们就可以结合自己的思考发表意见,同时也可以吸收别人的观点,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形成一个更加完善、客观且全面的认知,并且也能获得一种更加轻松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授“春秋战国的纷争”时,针对这节课的内容,我会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就针对这春秋战国纷争的不同方面,展开资料的搜索,能够对于其中的利弊进行分析。同时我会鼓励他们进行分工,或者提供给他们一些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拓宽自己的思维逻辑,而针对教材内容可以展开相关的拓展,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春秋战国礼乐崩坏的时代背景,并且能够把握住其中的特点和重点部分。
         二、开展课堂辩论
         历史和整个学科的学习大体上离不开记忆和背诵,涉及到许多十分繁杂的时间线,需要学生付出很多的时间。但是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往往僵化了学生个人的思维,并且他们也没有对于一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展开自己深层次的思考,这都不利于他们思维的活跃发展,反而僵化在了应试考试的框架内。

但是通过开展课堂上的辩论,可以带动他们加入自己的思考,这时教师给出一些问题的引导或者辩题的设立,都可以促使他们从正反两面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评价一个历史事件,从而形成更加客观、理性的看法。
         例如,在教授“伐无道,诛暴秦”时,针对秦始皇这个人物的历史评价向来众说纷纭,他的历史成就和暴行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这时候我会先讲授这节课中,所涉及到的关于秦始皇的一些暴政行为,之后使他们对比秦始皇为历史所作出的功绩,使他们自己评价关于秦始皇这个人物。同时针对于这个问题,开展一堂课堂的辩论,使学生自主选择正反派,去搜集资料,进行自己的思考。那么在思想的交锋过程中,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深入感受到关于这个问题的内容,从而加深自己的印象。
         三、落实提问教学
         过于繁琐的历史事件和过长的时间线,都会导致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感到厌倦,这时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保持一种思维的活跃度,也是教师需要努力的。那么这时就一定要落实提问教学这种措施,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外界的压力,去给学生施加营造出一种紧迫感,而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会不自觉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面对教师不定时的抽查,往往会保持一种高度的精神状态,从而督促他们真正深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香港和澳门回归时的场景可能不太了解,对于它的历史背景可能也只是略有耳闻。这时教授就可以要求学生结合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去搜集一些有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影视资料,以及他们的相关背景和历史沿革等等,并且结合教材上的内容进行一个简略的总结。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随机的提问学生,他们对于这一节课内容的认知和了解,这样能够督促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预习,也可以提升课堂上的学习效率,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对于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而言,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过于僵化学生的思维,局限在应试考试的牢笼中。首先可以鼓励小组间进行合作,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会获得一种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样也可以使学生自由发展思维逻辑。其次开展课堂上的辩论,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这种更加新鲜的学习方式,也能够带动他们思维的联系和跳跃。最后一定要落实提问教学,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才能更加直接地对学生的思考角度产生引导,从而真正帮助他们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王英平.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36)
         [2]李萍英.试论新课改下如何创新初中历史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