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小组合作策略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效果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6期   作者:李立韬
[导读] 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教学效率以在最短时间里取得最优教学效果一直以来都是每个教师担负的责任

         摘要: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教学效率以在最短时间里取得最优教学效果一直以来都是每个教师担负的责任,而且他们大多为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探索活动。而在当前学生主体作用越来越突出的教育教学环境中,高中历史教师就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策略展开具体教学活动,并时刻基于当下现实调整优化小组合作策略实施方式、时机等,最终充分挖掘小组合作策略价值,切实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综合素养提升。
         关键词:高中历史;小组合作策略;教学效果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逐步推进,高中历史学科教师们慢慢都了解到了学生在教学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开始有意识为学生创设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机会与空间,目的在于借助学生积极有效配合顺利达成既定教学目标。但是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自主探究,从而忽视了学生主体在知识、思维等方面的局限性,所以最终不仅无法充分借助学生力量实现优质教学,还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到了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其持续努力学习发展。据此,高中历史教师就有必要引入小组合作策略,既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机会,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在互相帮助与启发下克服自身局限性,彼此实现互补,从而将学生价值最大程度发挥出来,提高教学效果。
         一、科学划分合作小组,调动学生探究历史知识兴趣
         实际运用小组合作策略开展教学活动时,每个教师都需要加强对小组划分工作的重视,因为其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败。由此,平时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学科教师就需要基于大量研究而科学划分合作小组,有效调动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兴趣,为优质教学以及最终达成预想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平时历史教学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部分内容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借助学生积极力量以高效完成既定教学任务,我在合适的时候引用了小组合作策略,且特别在小组划分阶段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具体而言,在正式开始划分学习小组之前,我预先通过互相交流而了解了各个学生的个性、特长等,同时借助一次简单的测试活动而了解了各个学生当前的历史学科能力水平。接着,具体划分小组的时候,我尽可能使每个小组都由历史学科能力高的学生和历史学科能力差的学生交叉组成,这样在交流讨论过程中,能力差的学生就可以在能力好的学生的启发与帮助下拓宽思路与知识面,慢慢提升学科能力,而能力较好的学生也可以在帮助其他学生的过程中体验到一定的成就感,增强继续努力热情与动力;我尽可能使拥有不同特长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这样,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其中扮演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具体可以是记录员、组长等,给予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的机会等等。基于上述科学划分而来的合作小组展开实际学习活动,几乎每个学生的历史学科探究兴趣都得以有效调动,为最终师生高效配合达成既定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设定恰当讨论内容,提高学生历史知识学习效率
         实际借助小组合作策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想充分利用其有益作用,任课教师不仅要重视小组划分工作,而且要在合作讨论内容设定方面花费较多研究精力。具体到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充分了解各小组学生能力、个性等,据此设定不同恰当讨论内容,提高学生历史知识学习效率,促使学生整体历史学科素养迅速发展提升。
         例如,平时历史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部分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我引用了小组合作策略,且重点就为各小组设定怎样的讨论内容这一问题进行了综合深入探究。具体而言,我首先综合分析了学生们以往的习题测试情况,从而确定了各小组平均历史学科能力水平,其次,我对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兴趣爱好等进行了详细了解。

在此基础上,我就为不同小组设定了不同难度的讨论习题,其中包括“秦朝为了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了大量加强中央集权的策略,其中哪一策略属于根本性的?”“易中天认为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秦始皇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等等。与此同时,鉴于各小组学生兴趣趋向,我对各小组讨论习题呈现形式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如,有的小组习题更多以趣味历史故事为载体、有的小组习题更多结合了现实生活化背景元素等。这样,各小组几乎每个学生的历史知识探究兴趣以及信心都得以大大提升,进而热情投入了相关学习实践活动,顺利提高了历史知识学习效率,为他们最终大幅度增强历史学科综合能力增添了推动力。
         三、优选合作交流时机,推动课堂教学计划顺利进行
         小组合作本身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教学策略,但如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盲目引用,则不仅无法充分借用其助力,反而会对实际教学活动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不利于预想教学目的达成。据此,高中历史学科教师就需要在充分科学评估实际状况的基础上优选小组合作交流时机,以切实利用其有效作用推动课堂教学计划顺利进行,助力高效教学任务迅速完成。
         例如,在平时历史课堂上组织学生们学习《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这一课知识的过程中,虽然意识到了引用小组合作策略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但是我并没有盲目运用,而是根据实际学情选择各个恰当时机组织学生们进行了合作交流活动。具体而言,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时刻注意观察学生表现,并时时研究当下教学内容、评估当前教学效率与进程,于是在综合研究所有信息的基础上确定了几个时机,如:当发现学生们因一段时间听讲而慢慢出现厌烦情绪的时候、针对本课某一重难点完成基础性讲解活动之后、课堂练习活动临结束的时候等等。这样,在每个合适时机我都科学借助了小组合作策略的力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所以有效推动了课堂教学计划顺利进行,最终实现了预期教学目标,促使班级学生整体历史学科素养大幅度提升。
         四、预留充足自主空间,促进学生学科能力显著拓展
         在已经认识到小组合作策略辅助教学价值与作用的情况下,很多教师都将其应用到了实际教学活动中,但是由于承受着很大教学压力,所以并没有为学生预留太多空白时间,导致小组合作策略作用大打折扣。由此,高中历史学科教师就需要改变错误认知,进而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预留充足自主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小组合作交流活动,益于学生顺利积累学科知识的同时显著拓展历史学科能力,实现既定学习目标。
         例如,平时历史课堂上组织学生们学习《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部分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完成基础知识分析任务之后,我在合适时机将学生们划分到了一个个不同的合作小组,同时为学生们设定了系列探究习题,其中包括“实际上哪个人使罗马完成了由共和制向帝制的转变?”“在古罗马时期,哪种人的身体神圣不可侵犯,努力为民说话,且不能离开罗马城一天以上?”等等,要求学生们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我首先对整个课堂教学计划重新进行了梳理评估,其次对学生们的历史知识吸收情况以及当前学科能力进行了详细了解,接着就为学生们预留出了较为充足的课堂自主空间,鼓励学生们大胆积极地就一个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活动。这样,学生们就有效巩固了丰富历史知识储备,同时还在充分探讨中有效锻炼拓展了自主学习、逻辑推理等学科能力,提高了综合素养。
         总之,随着近年来学生中心地位日渐突出,实际开展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工作的时候,广大教师就有必要选择恰当时机引入小组合作策略,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情况探究革新具体应用方式等,以便于每一次都将其作用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促进所教学生历史学科综合素养稳步发展提升。
         参考文献:
         [1]杨丽.谈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7(18):179.
         [2]宫富春.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