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高三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期   作者:李小燕
[导读] 高三政治课师生如何更有效教学呢,我注意到了师生间共同协作的重要性
        摘要:高三政治课师生如何更有效教学呢,我注意到了师生间共同协作的重要性,并且把这样的想法运用到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过程当中去,主要是从教师本身能力的提高,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沟通参与能力的提高这三个方面这行了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合作 意识 高三高中政治教学
        知识跟知识就像好朋友,这就是高三思想政治课堂,组织知识构建是常用到的一个词语。一代哲人艾思奇说过:“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时, 要被人一脚踢开的。”在高三教政治复习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引导学生跟自己的合作,引导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教师跟学生更好的合作或学生之间更好的合作的时候,才能真正达到思想上的共呜,真正的将思想政治课教好。新课改更是让我们知道教育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技能的培养,而学生的合作精神正是基于学生将来发展有利的精神,这种精神有赖于平常的训练。
        一、关注教师与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不同的知识要串联,政治课程的学科特色不同。特别重视热点知识的处理,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也就像处理好了知识关系一样。我认识到面对着调皮捣蛋的学生是否也可以转变一下态度,教师素质水平更明显的体现在面对班里俗称“坏孩子”或是突然不合作的学生时,我们是否能很好的化解。山西青年报曾报道一名郭老师,对学生王王磊厉声说道,“假如,我就把你当成一个坏学生,从此对你不闻不问,你高兴吗?我宁愿你现在只是个暂时泄了气的球,我希望拍你一下你就会弹起来。”王磊再也坐不住了,郭老师的批评让他羞愧难当。对于小王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恰当的比喻,更重要的是正由于郭老师的这句话,小王重新认识了自已。在这样的一件事情当中,我意识到了,我本来在处理与学生合作的关系的做法,有多么错误,就像许多的老师一样,看到这群学生,我经常是气得要命,然后就打算不理他们,可是随着自己不断的学习,一直要求要与学生好好的合作,我在看到了榜样们的做法后,终于开始改变对待不合作的学生的态度,在一段时间里,我也注意到效果是明显的,现在,我跟学生们经常打成一片。
        复习哲学的时候,有一次,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备课没有注意到的一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实践出真知)当时一下子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及如何处理课堂,此时的我一下子紧张万分,以为会被学生捉弄,可是因为平常,我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情况下,他们先提出了解释,老师,“这句话我们以前教过,我来解释”。这样子缓解了局面,并且使得课堂教学工作很好的进行了。教师要形成尊重学生的良好教风,在教育工作中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意志等,决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讽刺、挖苦、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主动进取精神;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思想、看法、意见、思维等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一句话,教师正是通过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从而很好的处理好与学生的合作关系。是的,教师本身的素质非常重要,要能够带动学生,特别是高三冲刺阶段,心理引导也很重要。


        二、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一堂高中政治课要有好的效果要组织好教学,而合作意识是组织智慧的重要部分。它是一种通过参与可被培养出来的,成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所长,群策群力,自动自发的解决问题的现象。由于人各有所长,所以优势互补的团队成员的有效组合可以让组织拥有强大的创造力。合作气氛的营造,有的问题需要协作才能解决。这时成立临时问题小组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在课堂上引入了“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方式。对于小组的组建,我尽量做到公平,达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让学生在课堂上合作学习、合作交流。在课下,我充分发挥组长的带头作用,让小组内的成员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在组内真诚合作,组际公平竞争,在合作与竞争过程中逐步完善人格,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这个小圈子里先有合作的概念,有一幅漫画里是这样讲这件事:一个下属满头大汗跑去找老板,出大事了,您给我拿个主意吧。老板四平八稳的坐在椅子上,微笑着说:如果我有办法而你没有办法,那你就不好办了。事实上,作为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教师来说,应该知道现在的学生已经是心理比较成熟了,很多事情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而不是手把手的教学生。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让他们能够在团队的合作中解决一些问题,而不是教师一手教,满堂教,这样会累死,新课改也不相符合。学生的个人表现欲极强,而合作意识相对较弱,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性地进行合作方法上的指导,不断地进行技能上的训练,从而逐步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教师还要教学生学会表达,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如清楚明白地把自己的观点告诉大家、教师要注意在分组时便将学生按接受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甚至气质类型划分小组,并使每个同学明确自己的分工和职责,如小组长是组织组员一同学习、操作、讨论的,发言人是将小组学习讨论的结果向全班进行汇报的等等,这样在活动中有利于生生之间的配合,起到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作用。用合作促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沟通参与能力的提高
        高三复习课能否有效教学,让我们来看一家好的企业,它何以有那么高的团队合作精神,让我们看看好的企业是怎么做的。在好的企业中,要有奖金大家统统都有,要没有就都没有。组织中有人有有人没有,就表示组织中有人不良,有人优秀。不良的人会没有面子,优秀的人也没有面子。这样大家就感觉不再平等,怎么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所以好的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企业的一份子,出去打仗大家都要有贡献,一个人搞不定就上一个团队。所以企业的凝聚力那么高,员工在一个企业通常会工作一生。我们可以从这学点合作的方法,就是团队成员间的平等。因此,学生的生活本身和学生的经验是我们实施教育的基础,教育者应了解这一基础,意识到并善于利用这一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而且让他们能够彼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感到平等与尊重。而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关键在于沟通与参与。沟通原则:充分沟通、换位思考、通力合作,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平常我常利用各种机会与学生进行沟通,参与到学生的团体中去,而学生们之间,我也开展比如:先知而行,先行后知这样的辩论赛。这样加强了学生间们的联系,沟通参与能力获得提升。高三是很重要的人生转折期,不可懈怠。
        参考文献:艾思奇(中国哲学家,云南腾冲人,蒙古族,原名李生萱。)《艾思奇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年份:1981-1983
                陈征,《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三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