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转变,教学方法也有了更多的创新和引用,体验式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在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体验式教学有了更快速的发展,该教学方法摒弃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在满足学生学习的各种兴趣需求的同时,还充分的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真正展现了学生的学习地位,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体验性操作
1、体验式教学内涵及意义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体验式教学法已经逐步进入我国的教育行业的市场,并迅速扎根并得到发展。对于体验式教学法来说,最早是美国开始使用,教学结果发现该教学方法能够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带来高效的教学质量。体验式教学通过结合学生的年龄和经历的特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际的教学进度,设置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变为更加直观、更容易理解的内容,引导学生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教学知识。在体验式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将实际生活中的小场景搬到课堂中,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可以对提高学生的智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三观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2.1 实施生活化教学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年龄还小,身心发展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源于生活,有很多实际应用问题都来源于生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应用问题,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实际生活,生活经验中感受数学在其中的魅力,并能够让学生从自己的认知和理性范围内,拓展自己与数学之间的情感联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想要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实际操作和体验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年龄和生活阅历情况,注意多多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知识,并积极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同时,还能够感受生活。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市场买卖”的小场景,学生在通过买东西和卖东西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并学会用人民币进行换算,并感受实体物质的价值,深切的感受到生活的同时还能够充分掌握和学习数学知识,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和在体验性操作过程中的知识学习能力。
2.2 以趣味性游戏开展体验式教学
学生在小学阶段正处于活泼、好动、爱玩的时期,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结合学生的普遍的性格特点,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响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主题地位,在课堂中适当的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教学环节,可以是游戏,也可以是别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们出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小学乘法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对枯燥的数字记忆很抵触,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或者课堂中的小比赛,引导学生在融入游戏的欢快氛围中的同时,还能够最好的掌握相关的数学乘法知识。
2.3 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任务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各个地区正在大力倡导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上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或者实践活动中去,能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避免重复传统式教学,积极拓展数学实践课堂,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在学习“圆”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完善操场的小型实践活动,可以通过测量操场的尺寸,计算相应的面积,通过修缮面积的单价,计算最终需要的费用,通过积极的进行实践和操作,可以锻炼学生的团结与合作的意识,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强化自己的综合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介绍了小学数学开展体验式教学的意义,并简单提出小学数学课堂体验式教学的相关策略。在实际开展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开展相关的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知识从认识,到感知,再到深入理解和掌握,在体验式教学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锻炼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动性和自主探索意识,在促进自己的综合素质的同时,最终提高整个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叶美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的案例分析[J].新课程,2015,0(16):44-44.
[2]凌欢利.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0(11):50-50.
[3]汪洪芹.注重动手操作,灵动数学课堂[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0(12):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