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的孩子属于成长的最初阶段,孩子的定力、对自己的控制力、对环境的分析力都明显不足,在这种条件下,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如何让孩子有效的学到知识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快乐教育”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几种愉悦的、快乐的教学方法去唤醒、刺激孩子的学习兴趣,让教师可以在“快乐教育”中开展自己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幼儿园;快乐教育;教学教育
所谓的快乐教育,就是用愉悦的教学方式,使同学们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刺激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而且快乐教育也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多元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手段。在这一过程里,幼儿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幼儿教师的快乐教学,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教育和知识的快乐,让幼儿园真正的变成幼儿快乐的乐园。
一、为幼儿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通常而言,幼儿在接受教育的年龄在3岁-6岁。传统的幼儿教育模式下,大部分的教师都忽略了幼儿的心理需求,仅仅重视幼儿知识内容的学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此种教育模式,并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人在任何的年龄段都具有心理需求以及情感需求,及时在婴儿阶段,也具有这两方面的需求。因此,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重视幼儿的心理需求以及情感需求,引导幼儿积极向上,健康的成长,保障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幼儿进行适当的鼓励,让幼儿得到肯定与表扬,从而引导幼儿正确的成长,既满足幼儿心理需求,还能够帮助幼儿改变生活上的毛病,引导幼儿积极向上的成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从游戏中来,到知识里去
幼儿在这一阶段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爱玩,对周围的一切事物保持好奇,他们思维往往是跳跃性的,让人无法琢磨,他们也无法对一件事情很专注,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但是作为教师不能继续压制孩子的这份天性,而是利用这份天性去教育教学,而游戏无疑是一个既兼顾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又能够教给孩子知识的一个教学方式,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孩子的注意力在无意之间变得有意,在不经意间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
例如用击鼓传花的游戏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当花传到一个孩子的手中,就让这个孩子上台讲故事、画一幅画或背一篇诗文。这样的一个简简单单的小游戏,既锻炼了孩子的上台表演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又锻炼了孩子的与人相处和对知识的分享和掌握能力,在知识的分享过程中,又刺激了其他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崇拜,希望自己也可以继续努力学习和上台表演。
二、从生活里来,到生活中去
无论在哪一个阶段的教学中,都必须强调生活,因为知识是从生活中来,也必然回到生活中去,这是知识的开始点,也是知识的最终归属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孩子们非常喜欢美食店、超市、电影院等一些比较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但是这些教学方式因为场地的限制仍然无法激发某些同学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于是通过和孩子们的交流之后,我们发现:他们更希望到超市、影院、美食店这些实地的场所去学习,用真实的材料去做真的美食和买真的商品。于是我就产生了让孩子们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体验教学知识的想法。
我们组织孩子们去超市,商店,影院等一些真实的生活里面去参观学习。孩子们在参观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而且不断的问问题,在参观的过程中,孩子们自己发现,原来超市是进行自选的,在进行付款之后才能够带着商品离开,在美食店里很多美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去做,这让孩子们了解到了劳动的辛苦,并且知道了每一份食物,都有它应有的价值和价格。在带领孩子们参观之后,我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在参观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最后让他们自己组织模拟演练。将生活中学到的知识最后运用到生活中去是我们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三、从效率中来,到合作里去
现在的大多数家庭里都是独生子女,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学生都不懂得,如何和别人分享,如何和别人合作,或者说孩子们一开始就不知道,原来合作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于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能够合作学习,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和处理问题,教师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让孩子们加强合作意识,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在一次春游的活动过程前,我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小朋友作为一个小组,然后让他们自己讨论:在出游前他们应该准备些什么东西?必须带些什么东西?在出游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当我把这些问题,给大家的时候,他们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大家在出游的,这样快乐的教学方式刺激下,积极的展开了讨论,兴趣高涨,在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还会难免争吵、意见不一致,我建议他们用举手的方式,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选择去解决,这样很快的化解了争吵。最后我请他们推选出一个小组长,代表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去发言,在发言的过程中,我告诉同学们要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思考自己在讨论过程中有哪些没有考虑到。通过这种,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不仅仅让同学们知道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也锻炼了他们语言组织能力和上台表演能力。
总而言之,快乐教育就是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学习气氛中、愉悦的环境中,体会知识和学习知识,让孩子在无意间掌握知识,掌握生活的知识和道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仅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也锻炼了孩子们其他能力的发展,在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对孩子多元发展的目标需求。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新安幼儿园课题组,何凤兰.在幼儿基本体操普及训练中实施快乐教学与融合教学[J].学前教育研究,2007(12):24-25.
[2]杜凤岭.浅谈让幼儿在快乐教学中成长[J].中国校外教育,2015(31):146.
[3]邓元元.幼儿教育的“快乐教学”[J].好家长,2017(16):29.
[4]陈静.“快乐教学”促进幼儿多元发展[J].小学生(中旬刊),2017(08):15.
[5]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西街幼儿园岳晓红.浅谈幼儿教育之“快乐教学”[N].山西青年报,2018-03-2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