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实践情境问题的幼儿园教研活动改进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冉偲玉
[导读] 幼儿园情境问题教育是幼儿园以发展幼儿的情感为主要目标,从而增进孩子的情感。
        摘要:幼儿园情境问题教育是幼儿园以发展幼儿的情感为主要目标,从而增进孩子的情感。但是我国目前的教育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去想办法了,做出相关对策,并且找到处理方法。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分析了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情境学习理论的重要性, 基于对幼儿园 数学教育现状的把握, 提出情境学习理论运用于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中的策略。    
        关键词:情境问题;幼儿园教育;教育实践
        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幼儿园数学形式也在理念、目标、内容结构、组织等方面进行了改变。而这一改变无疑可以让幼儿更好的接受教育。所谓的改变不是盲目的改变,而是要有目的的改变,如何让幼儿在教学中学到东西,还能感受到乐趣,这是一个关键点。只有在这种有目的、有导向的前提下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方式相结合等, 是幼儿园教育实践进入新阶段的路,那么情境教学则是方法
        一、情境学习与幼儿教育
        自古以来,幼儿教育问题大体上分为两类,分别是“教什么” 和 “怎么教”。 而情境教学无疑是给教育这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通过观察幼儿学习的特点然后再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到正确的方法。情境学习是最近几年来一个非常重要理论。从这一理论入手研究学幼儿学教育,完全符合幼儿认知的基本特点。所谓情境其实就是故事,而这些故事中的情境主要是以促进儿童发现和尝试解决其中的所蕴含的问题。例如:每一个历险故事都提供了交流,思考,推演等方面。而每一童话故事则包含了词汇积累等方面。再情境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其次是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通过最近几年的教学,我们可以看出,情境学习理论目前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多集中于年龄偏小的孩子的教育教学,尤其是幼儿,因为这种教学方式较少涉及学前教育领域。 作者认为,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幼儿教育实践,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认知和发展,因此教师应该进一步完善情境教学方法。
        二、以生活角色带动活动,让孩子拥有实践的愿望
        在如今的幼儿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对此存在颇多困惑。长期以往就使幼儿教育缺乏系统性和关联性。幼儿最喜欢模仿大人的言行举止,适当开辟生活 场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引发幼儿主动去参与活动。帮助他们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收获到知识。在幼儿们眼里,任何事物都是新鲜的,他们充满好奇心,拥有这浓厚的探求欲。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用这一点来作为突破口呢,通过虚拟生活中职业情境的方式, 以游戏引动教学,激发孩子动手动脑的实践意愿?
        例如“职业体验”这一角色游戏中,根据幼儿的自身情况进行设置情境,通常都是比较简单的情境,像医生、 警察、教师与厨师等生活场景给幼儿多种选择预设简单的游戏活动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一个游戏的环节都和情境紧密相连,孩子们身临其境,快乐地投入活动,感受着各种职业的特点和作用, 以更轻松自由的方式主动获取生活中的诸多常识,尝试着认识身边的大千世界,孩子们身在其中,玩得不亦乐乎,时而体验医生的敬业,时而感受警察为人民服务不怕危险的精神。这样的教学,才能为课堂活动赋予灵动色彩。这样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帮助他们经历美好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三、创设情境 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幼儿的自控能力比较弱,都喜欢玩,因此我们就可以从游戏入手,当然了教师也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情境例如:我在设计体育游戏“小熊拔白菜”时, 事先为孩子们设置了一个白菜园子的情境。用一些假树先组成一个森林,再用桌子围成少一边的四边形当“菜园”, “菜园”上缠满了 用皱纹纸做成的花和草,园子中间摆好了“白菜”。然后我以“熊爸爸”的身份带着“小熊”去野外散步。这时,由其他老师扮演老奶奶出场,对我们说“小熊们, 你们好!今年我的白菜大丰收,你们可以帮我去收白菜么?”此时,幼儿已在进入了情境。这是我就应该出场了,去引导幼儿。“去收白菜的路上很危险,要走过独木桥、钻过小树林,你们怕不怕?” 话音刚落,孩子们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紧锁眉头,有的跃跃欲试。小孩子的情感是极其容易被渲染的,这时,一种强烈的情绪在冲击着幼小的心灵,这就是“激 情”。而这也是教师引导的目的所在,果然孩子们都说不怕,一副很勇敢的样子。于是,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很快把老奶奶的白菜收完了。最后,以老奶奶邀请“小熊们”到他家吃白菜结束了本次活动。整个活动在紧张刺激、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既发展了幼儿的平衡能力又培养了幼儿勇敢、乐于助人的品 质。每一位教师对于幼儿数学学 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的思考,对幼儿的关注和细致观察,基于核心经验和发展轨迹对幼儿进行的支持,在研讨中出现 “头脑风暴” 并提出有针对性 的问题,都会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在这种学习、 实践共同体的研讨氛围中,教师的教学智慧、反思能力、 教育敏感性将会不断受到启发、 得到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幼儿教学活动中,适当融合生活情境,课堂教学更有趣味性和亲和力,从而受到孩子欢迎。我相信“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够可以让教学行之有效,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走好人生起始期的旅途
        参考文献:
        [1]张莉.专业共同体中的教师知识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2]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