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育有了新的标准,除了重视对文化课的学习,还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这其中,班主任的作用十分重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即为新课程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路径。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开展路径
在我国教育行业中,德育教育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新闻,冲击着学生的思想,为免影响学生健康的成长,需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在高中时期,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人,要求其分析学生们在德育方面的现有问题后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1.新课程下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优秀人才,除了具备敏捷的思考能力和优秀的判断能力外,还需要具备水平较高的道德品质。高中是一个人塑造自身品格的关键时期,在此时进行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教育时,需要班主任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以往经验展开,以免影响学生健康的成长,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高,避免思想认识方面出现错误。所以,如何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是班主任需要做的重要的日常教学工作[1]。
2.现阶段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班主任对高中生各个层面的心理动态把握不当
高中生刚刚踏进校园,对未来三年的高中生活充满憧憬,而后续巨大的学习压力等各种因素会逐渐抹掉其原有的兴趣,使其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动力,甚至出现厌学,逃学等恶劣情况。当学生出现不良的心理和行为时,班主任需要进行关注并加强反思。但许多仍具备传统思想的班主任常不理睬或严格惩罚这类学生,高中生正是叛逆的时候,这一行为会加重期负面行为、学生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不受到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关注,极易出现自卑或自负的情绪,班主任刺激其行为出现恶性循环,最终学习成绩受到严重影响,无法在高考中进行竞争。部分班主任没有充分认识到心理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在新课程背景下,无法适应“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只追求高分高升学率,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于高中生来说,学生成绩优异和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同等重要的[2]。
2.2高中德育教育方法缺乏直观性
高中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水平,在选择繁杂且难度较高的课程时,不能保证选择真正切合自身实际需求,导致班主任在开展引导工作时,难度较高。高中班主任需要对班上的每一位同学的性格特征有详细的了解,指导学生选择课程,分析在选择文理科后可能会对未来造成的影响,使学生明白其中的利弊,树立健康积极的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挑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传统思维的教师常引导学生选择传统的学习科目,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自身潜能,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时,灵活性和变通性较差,对学生的理想和信念进行了歪曲,压制了学生的自身潜能,最终无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3]。
3.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3.1优化课程教学,注意实际效果
在不同的地区,高中的生活环境和教学水平均存在着差异,若全部选择单一的教材,难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出现厌倦甚至抵触情绪。所以需要设计针对性更强的教材。在研发德育教育教材时,需要重视其科学性和趣味性,合理设置其中的章节长度和问题,可以举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案例,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更加生动。班主任在教学期间,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主题发言,使学生对德育文化教材的内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4]。
3.2重视社会实践,积极贴近生活
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需要重视开展实践活动,在完成日常的课本教材学习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而且还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增加见识,更加贴近生活。
在周末或假期等空闲时间,班主任组织学生完成文化学校,义务劳动等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在结束后要求学生口头讲述或写下自己的实践感受,为其树立正确的德育文化价值观念[5]。
3.3专业心理辅导,排解学生压力
高中生的升高压力较大,同时这个阶段又十分容易发生各类青春期的问题,常因为沟通不利造成各种矛盾或情感障碍。如不及时干预,极易对学习成绩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养成健康的心态。班主任作为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长辈,需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动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并进行干预,帮助其排解。在德育课上,班主任还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为学生讲课,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的和家长,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家里,如何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良好的控制和调节[6]。
3.4提升教学水平,加强沟通交流
教学成果的优劣直接受到班主任教学水平的影响,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期间,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进行提升,可以更好的帮助到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培训课程,班主任可以对目前的德育教育工作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具体更高的德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平时还需要多参加对外交流,通过学习发展自己存在的缺陷,对他人做的好的地方进行借鉴,转变传统的思维,建立全新的德育教育思维方式。
3.5培养德育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之所以开展德育教育,主要是为了实现人文教学,良性传播班级文化,使校园氛围更好,保证学生可以在其中健康正常。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到校园建设中去,此时就需要班主任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班主任可以通过制定值日制度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为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在校园建设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7]。
3.6建立学生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
教育的智慧在于灵魂教育。教师想要深入到学生的灵魂深处,就需要关怀学生,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最终使学生的心理更加积极健康,乐观向上。学习动机被真正激发,学习的心态和方法得到改善。高中班主任需要多关怀学生,展开情感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的同时加强沟通交流。对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行随时的更新,紧跟时代步伐,引导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学生自觉调整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实现德育教育这一目标。
3.7有效结合“教书”和“育人”
班主任需要因材施教,对传统老旧的教育方式进行更改。在鼓励学生对文化知识进行积极学习的同时,对学习范围进行开拓。一旦发现学生出现难以解决的学习相关问题时,需要及时对其辅导,鼓励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形成健康的心理。
4.小结
在培养并提升高中生素质中,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十分重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个高中班主任都需要思考如何才能发挥出德育教育的效果,在教学期间采取有效的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成长为新时代需要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冯伟.新课程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对策[J].青春岁月,2019,(27):182.
[2]董世锋.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J].科学咨询,2019,(42):217-218.
[3]李俊业.现代教育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9,(8):75.
[4]李亚妮.基于新课程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策略[J].赤子,2019,(4):244.
[5]谢瑜.新课程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策略[J].时代教育,2018,(6):65.
[6]徐磊.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促进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J].青春岁月,2019,(32):301.
[7]付春颖.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德育工作与高中数学教学的结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3):158.